淨零公正轉型是改革時刻 勞工權益與環境永續邁向調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淨零公正轉型是改革時刻 勞工權益與環境永續邁向調和

2023年12月01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賴品瑀報導

「過去那麼多抗爭,就是一次又一次遺落人的過程。」11月9日在由國發會主辦,邀集了工會幹部與環團人士共同參與的「勞工觀點下的淨零排放與公正轉型研習營」中,曾親身參與工運浪潮,亦參與環境運動的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指出,從工業化開始,被機器取代、外移、公營事業私有化、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非典雇傭或勞動條件惡化,再到眼前的氣候變遷與AI科技帶來的衝擊與改變,每次的轉型,往往伴隨著失業、再就業、進入更差的勞動環境等困境。

而現今全球的淨零轉型,包括「台灣2050淨零轉型戰略」,皆納入 「公正轉型」一項,是為了在追求永續的過程中「不遺落任何人」,公正轉型一詞其實源自1990年代的北美洲工會的倡議,指引著後世邁向調和勞工權益與環境永續的方向。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攝影:賴品瑀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攝影:賴品瑀

當工業污染來到 傷害環境亦是工人職安問題

回顧1970年代,當時工會與環保團體聯手推動了美國的乾淨空氣法、職業安全與健康法,「石油、化學與原子工會」(OCAW)領導人馬佐基(Tony Mazzocch),更提倡比照整治受污染土壤的「超級基金」,設立「工人超級基金」來處理工人的失業問題。雖然當時因美國開始發生產業外移而此倡議暫無下文,但仍對後世影響深遠。

當時工會所進行的研究調查更揭露:因環保訴求導致企業關廠的可能性,其實不若產線自動化跟資本出走的影響大;再者,他們也注意到因為環保法規與措施實施,環境相關工作的需求相應增加,各大學環工系所也因此發展,進而形成了新的產業。足見環境保護與勞工權益彼此未必是衝突的關係。

此外,廠外的污染可能是廠內的工安問題,社區環境與勞工的職業安全健康彼此相關。邱花妹舉例,石化產業的VOCS逸散不僅是廠外的社區居民受影響,勞工更是在第一線面臨工安、職安問題;尤其工人往往就住在鄰近工廠的社區內,自身與家人也是受污染影響的社區居民,因此環保與工會的對立思維也逐步鬆開,有越來越多的同理,不再必然是硬碰硬的衝突。

再例如2009年前後台塑高雄仁武廠污染事件,在調查到污染需要整治之時,環團即提出應停工調查,調查期間保障員工薪資、並應為工人進行健康檢查等訴求,同理了廠內工安與社區環境問題間的連續性。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向高雄市議員吳益政陳情工業區附近監測不足,要求修法。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2019年向議員陳情工業區附近監測不足。資料照。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而目前國際上最先處理公正轉型的國家,例如蘇格蘭、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英國等國,多是過往曾在關閉伐木區、採礦區、工業城時,因整個社區的生存都依賴著這個產業甚至是為此產業形成聚落,而歷經慘痛的社會衝突與付出巨大代價,因此現在面臨淨零轉型時,他們更會思考如何公正轉型以避免重蹈覆轍。

跳脫弱弱相殘 紅綠公約數是「正義」

「我們其實都很關心正義的問題!」邱花妹回顧自身於2003年前後英國求學期間參與了「紅綠研究會」,並邀請這個由工運、環運、社運人士與學者組成的組織到台灣交流,當時應是台灣第一次將環團與工會幹部集結在同一個空間,召開了一場「工運、環境與全球化」研討會。如今為了公正轉型,再次開啟這樣的討論讓他相當感動。

雖然工會重視工人的權益多一些、環團重視環境保護多一些,但雙方的公約數皆在於正義。不僅要把正義還給大自然、還給環境,也要把正義還給居民、還給工人階級社區、還給每一個弱勢族群。跳脫「弱弱相殘」,讓環境正義與勞工權益都能獲得確保。

邱花妹指出,面對氣候危機,淨零轉型是台灣社會共同面臨的「改革時刻」,例如1990年後期,全球的反WTO運動,將環運與工運串連在一起,挑戰資本家設法快速累積財富的野蠻遊戲。在台灣,2014年反服貿運動或太陽花學運期間,高雄的工會與環境組織也曾站在一起。這類環境與工會運動者的合作,也發生在2016年大選期間,投入或支持「綠社盟」。

此外,2014年高雄氣爆也促使環團與工會面對高雄這個城市承擔的重工業歷史,及高雄人持續與污染共存、甚至年均壽命少台北人四年等環境不正義的問題。邱花妹回憶,當時曾有工會成員與他討論氣爆後從事相關產業的人是否會抬不起頭?但他認為,勞工在工廠內面臨精簡人力、遇缺不補、設備老舊等問題而使工安不得保障。外界的環保訴求其實對工會而言,也正是一股要求資方改善的助力。

把握改革時刻 共創乾淨、公平的繁榮

邱花妹指出,從氣候正義的價值關懷出發,環保團體討論到氣候變遷問題時,也總會討論「受害最深的大概是哪些人?我們一定要顧到他們。」在極端氣候下,隨著高溫、洪水不斷發生,未來可能有更多脆弱族群都將受到影響,例如印度營造工人如何能在50度的極端高溫下工作?

他強調,淨零轉型並非只是一個需要配合的政府政策,而是應該人人在認識問題後一起運用資源促成改變,讓台灣走在對的路上。「希望我們跳脫傳統由政府或者是老闆給指令讓我們跟著走,等問題爆發出來時我們再來抗爭的模式,現在我們要一開始就更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政府與企業到底有什麼規劃?」

邱花妹指出,在公正轉型主流化下,工人、工會應掌握這樣的政策趨勢。以領頭羊歐盟來看,歐盟在2019年提出「綠色新政」,將公正轉型視為推動轉型的重要社會基礎,儘管後來因為疫情爆發延宕,但在疫情獲得控制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中,也有10幾個國家宣示淨零轉型需要包含公正轉型。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提及公正轉型的課題。圖右一為國際工聯秘書長Sharan Burrow。攝影:張語羚。

台灣在今年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工程,明確將淨零與公正轉型入法,但實質要怎麼執行確實不容易。但也因為如此,邱花妹指出,工會及早主動積極的瞭解、掌握及參與政府的政策、企業的轉型規劃等,尤其高碳排的重點產業或可能受衝擊的區位熱點,都需要加速界定出來,了解可能的上下游關聯產業、受影響的勞工、周邊的居民與社區,這樣才能找到對象展開實質的社會對話,讓淨零轉型的過程也能落實公平公正。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