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的環保成績單】天然海岸比、天然海岸線損失比:30分 | 環境資訊中心

【馬總統的環保成績單】天然海岸比、天然海岸線損失比:30分

2012年06月08日
評分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去年此項評分為37分。

我們認為:

沒看到政府自己承諾的減少天然海岸損失;國際上慣用1990年為基準,如果依此看,當時我們還有66%的天然海岸。

同時我們也維持去年的評語:

一份正式報告,天然海岸線總長度卻不一樣,這樣其它數據都不重要了,先把天然海岸線總長度搞清楚吧。

拋開數據,大家都眼見海岸人工設施比率很高,連僅存的海岸還是要持續開發。

定義與說明:天然海岸線比係為自然海岸線全長/海岸線全長。天然海岸線損失比係為當年天海岸線損失長度/基準年(97年第一期)天然海岸線總長。

行政院核定之「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維持自然海岸比例不再降低。(二十一)

比較:

年度

天然海岸總長(公里)

人工設施長度(公里)

指標值 (%)

97

1,101.609

859.120

56.18

98

1,101.380

859.857

56.16

99

1,101.333

862.570

56.08

 

 

 

 

 

 

年度

基準年(97年)天然海岸線總長度(公尺)

當年天然海岸線損失長度(公尺)

指標值 (%)

97

1,102,726

1117

0.101

98

1,102,726

229

0.021

99

1,102,726

47

0.004

 

 

 

 

 

 

5月20日是總統就職日,6月5日是環境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每年會公佈永續發展指標,此一指標可以轉換作政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第2度作此系列,試圖以民間的角度,作一檢視。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本系列主要依據「2010年永續發展指標」 評量結果,但撇除數據迷思,且已時隔2年,因此再佐以實際感受而評分,也許會被評為過於主觀,這是本會的再次嚐試,從永續發展指標的12項「面向」、41 項「議題」及90餘項「指標」三層次架構中,優先擇環保相關的指標,或合併指標予以評分,企圖建立有別於官方的另種檢視。

※資料與數據出自: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http://sta.epa.gov.tw/nsdn/ch/development/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