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Page 11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2-07-01 11:15
工業革命曾使倫敦的霧受到污染,成為一種霧與煙和煤煙的混合體。霧霧的骯髒黃色使它贏得一個「豌豆湯」(pea-soupers)的綽號。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RHiNO NEAL/flickr(CC BY-NC-ND 2.0) ...
2022-06-17 14:15
作者以實際境遇書寫、提出發現:跟適合的土壤真菌建立連結,是否對樹木的健康不可或缺?圖片來源:Tim Gage(CC BY-SA 2.0) 尋尋覓覓了幾個月,我終於找到三塊平坦的皆伐地,而且都是原本要種松樹卻沒種成的公有...
2022-06-10 15:44
春天百花齊放,家附近的野花通常是醒目的黃白小花,像是蒲公英、黃鵪菜,咸豐草⋯⋯等等,通常若是需要昆蟲幫忙授粉的花,會因每種昆蟲視覺的條件不同,演化成吸引昆蟲造訪的顏色。 看到滿路的小黃花,也就不難聯想到是為了吸引到喜歡黃白花的蟻、蠅、...
2022-05-27 12:32
蕨類,一個古老的植物族群,在種子尚未出現之前,透過孢子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繁衍後代,大概是當時候的「高科技」吧。遠在四億年前,裸蕨植物開始出現,慢慢演化出不同的分支,相對於苔蘚類的植物,它多了維管束這個構造,能幫助它長得更高大,也因此在更具有...
2022-05-20 19:13
東卯黑熊。資料照,東勢林管處提供。 神獸之名與狩獵禁忌 在給東卯黑熊掛上編號37568頸圈之後[1],我心想,希望你有個新的熊生,或許改個名字吧,頸圈編號數字上有6(順)和8(發),配上5台語的諧音「有」,感覺不...
2022-05-13 12:30
編按: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是每年12月中旬到隔年1月初,在全台灣(包括離島)各地舉辦的鳥類計數活動。由資深的「鳥老大」做為領隊,讓沒有經驗的參與者也有機會與大自然直接互動,透過公民參與,取得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大量資料。而每位參與者...
2022-05-06 16:34
鹿寮坑為海梨柑之鄉,過往盛產橘子,現在依然有非常大面積的土地仍以種植橘子為主。講到柑橘果園最大的敵人,天牛絕對是數一數二了。去年夏天,我們在果園抓了至少2、30隻的天牛,而其實在這裡,所要面對的天牛還不止一種,其中最主要的多是白斑星天牛跟皺...
2022-04-22 12:30
山棕廣泛分布在台灣低海拔的溪谷周圍。 那天下午,我與同事一同出門認識自然谷周邊的環境,同事熱心地向初來乍到的我介紹著,突然他回頭跟我說:「這是山棕」,我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心中疑惑地想著:「這身邊鬱鬱蔥蔥,腳下更是步步...
2022-04-15 12:15
楊智凱 仙草大概是植物界知名度最高的物種,乾燥仙草莖葉因成分含有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灰分、可溶性無氮物及果膠質等,還包含單醣、多醣體、果膠質、植物膠、色素、酸類等,其中最主要為單醣與多醣體等碳水化合物,可作為保健植物。 ...
2022-04-08 12:35
幼年的麝香貓,毛色與成體一樣,但體型較小。資料照。圖片來源:農委會林試所 自然谷的自動相機具有2吋的小螢幕,每次從山上取下相機清潔前,大致瀏覽最近拍到哪些動物是一大樂趣。反射紅外線的明亮雙眼、圓筒狀的身軀、稍微長一點的四肢、細...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