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大近視的「偵測天線」 | 環境資訊中心

天生大近視的「偵測天線」

系列八:觸角與眼睛

2005年09月13日
作者:謝伯娟

蝸牛的頭上共有1對或2對「觸角」。觸角對蝸牛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感覺器官,蝸牛的一切行為決策,都得靠觸角來幫忙。觸角的表面具有特化的表皮細胞,其內有「嗅覺神經」與「感覺神經元」,這些特化的細胞與脊椎動物的「嗅覺接受器」相似。以非洲大蝸牛為例,每1隻觸角上就有10萬個嗅覺接受器。所以我們常看見活動時的蝸牛,觸角在那轉啊轉,像隻天線在蒐集電波,其實這正是蝸牛在用觸角「聞」空氣中的味道,聞聞哪邊有食物、哪邊有水源,或是哪邊有同伴!尤其剛出來活動的蝸牛,牠們會伸長了身子,擺動著觸角,打探周遭的環境。這時我們可以用手靠近蝸牛的觸角附近,看看蝸牛的觸角是不是馬上避開?是不是連頭也避開了呢?如果繼續一直干擾觸角附近,蝸牛就會馬上掉頭走蝸了。


一對觸角的豆蝸牛蝸牛的觸角,有1對與2對。1對觸角的蝸牛,多是「前鰓類」與「原始有肺類」的蝸牛,觸角細長如針,而觸角頂端也較下部纖細。而2對觸角的蝸牛,多屬於「柄眼類」的蝸牛,觸角可分為在上後方的「大觸角」,與在下前方的「小觸角」。由於眼睛在大觸角上,所以觸角形似大頭針,頂端較為圓鈍,而小觸角較大觸角短小,因為剛好就在蝸牛嘴巴的上方,所以像是蝸牛的鬍鬚。小觸角的功能也是嗅覺,但主要是在辨識要吃進口裡的食物。

天生大近視─蝸牛的眼睛

兩對觸角的班卡拉蝸牛蝸牛是有眼睛的動物。眼睛就位於身體前端的頭部,但位置卻有2個──觸角基部與觸角上。通常1對觸角的蝸牛,如山蝸牛、豆蝸牛等,眼睛位於觸角基部;而 2對觸角的蝸牛,如一般常見的非洲大蝸牛、斯文豪氏大蝸牛等,眼睛則位於大觸角上。用肉眼觀察,蝸牛的眼睛只是2個小小的黑點,感覺上有點光澤與透明。實際上蝸牛的眼睛與人類相似,也是由角膜、晶體、視網膜與神經所組成,但構造卻十分簡單,所以只能感覺光和影的變動,不能像人的眼睛一樣真正看見物體的樣子。

說穿了,蝸牛的眼力並不好。但是對蝸牛來說,眼睛並不是頂重要,因為大部分的蝸牛都是夜晚活動。在漆黑的晚上,尤其在茂密的森林底層,多是伸手不見五指,所以蝸牛也無須用眼睛來看路或找尋食物。但是可以感光的眼睛,卻可以在天亮時提醒蝸牛回家休息,或是讓白天不小心出來蹓躂的蝸牛,可以找到較為陰暗的地方躲藏,通常這些地方也較為潮溼,適合蝸牛棲息。

眼睛位於觸角基部的斑青山蝸牛雖然眼睛對蝸牛不是很重要,但蝸牛仍是十分寶貝這個構造。可以用手指碰碰蝸牛的觸角看看,受驚擾的蝸牛總是馬上把眼睛縮進觸角裡面。如果蝸牛的觸角剛好有點透明,就可以看到蝸牛眼睛在觸角裡面移動的情形,蝸牛經常都是將眼睛縮到觸角基部下、頭頂裡面去!直到蝸牛感覺危險解除,久久才將眼睛伸出。

還有什麼動物具有這種本事呢?即使是螃蟹,也只是將眼睛直直地放在兩側,而非縮進身體中。

※蝸牛家族小檔案─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非洲大蝸牛」是一群原產於非洲的蝸牛,由於體型巨大,又被稱為「巨大非洲蝸牛」。19世紀初在人為的傳播下,非洲大蝸牛從原產地非洲擴散至全世界。而臺灣也在食用目的下引進,現在全島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

眼睛位於大觸角頂端的高腰蝸牛雖然非洲大蝸牛是一群外來的訪客,卻一點都不受大家歡迎,因為巨大的牠們常會危害農田、苗圃與果樹,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加上牠們繁殖率高、適應性強、擴散力快,用再多的方式也無法將牠們完全消滅,反而在入侵地喧賓奪主,與原生種蝸牛競爭食物、棲地與資源等,成為不折不扣的土霸王。近年來臺灣重新掀起吃「炒螺肉」的風潮,非洲大蝸牛的數量在人為的捕捉下,稍有暫緩的趨勢。

非洲大蝸牛殼型巨大,是臺灣目前體型最大的蝸牛。螺塔高但縫合線不明顯。黃褐色的殼上有不規則的赤褐色條紋,殼頂第1-3層常為乳白色,第4-6層為淡黃色夾雜赤褐色或淡紫色斑紋,第7-9層為暗紅色內有淡紫色或黃白色之粗紋。軟體為黑褐色,有些個體混有白色斑點,腹面灰白色。也有白化的養殖品系俗稱「白玉蝸牛」。臺灣大部分的非洲大蝸牛殼高為7或8公分,但也可達15到17公分。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巨大紡錘形

螺旋方向:右旋

殼長:約100-150mm

殼寬:約40-65mm

螺層數:約8-9層

殼口形態:開口寬闊,呈廣圓形至橢圓形,殼唇緣簡單不增厚

殼臍:封閉。

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