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成戴奧辛 來自海水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逾3成戴奧辛 來自海水魚

2008年04月05日
摘錄自2008年4月5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成功大學接受衛生署委託,進行國內食品中戴奧辛背景值監測及風險評估,並首度將大型海水魚納入,結果發現,雖國人經食物攝取戴奧辛的總量低於歐洲建議值,但3成以上戴奧辛攝取來源為海水魚,居各類食物之首。

主持該研究之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強調,上述研究結果絕對不是告訴民眾應少吃甚至不吃海水魚,事實上,以目前國人平均每周攝取戴奧辛總量1.96皮克(PG,10的-12次方g),遠低於歐洲食品科學委員會(SCF)建議值14皮克。

然而有專家認為「太樂觀」,例如研究也顯示國產牛肉含戴奧辛比國外牛肉高出4倍,但該研究卻與十多年前的國人飲食習慣相比較,恐與實情不符,且樣本數也太少,民眾還是不能對飲食中的戴奧辛太放心。

漁業署則回應,認為民眾不必過於焦慮,其實魚體內魚肝油、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與DHA,都對身體有極大益處,不要因為害怕戴奧辛毒,就忽略了魚體對人體的益處與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