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授成功降解戴奧辛、研究稱人類活動致上千種鳥類滅絕、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遭令停機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清大教授成功降解戴奧辛、研究稱人類活動致上千種鳥類滅絕、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遭令停機

2023年12月21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2月20日

國環院攜手中研院 深化氣候變遷研究

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與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20日簽合作備忘錄,除了目前已進行的空氣污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來源解析及開發溫室氣體通量檢測技術外,合作再擴大至氣候變遷、淨零排放、資源循環、環境治理及污染預防等議題。國環院表示,希望深化合作希望將成果回饋到環境。中研院表示,氣候變遷研究會配合人對環境全面關係、跟上全球腳步。(中央社報導

漁業署:放流魚苗須獲教育認證 2024年起違者開罰

漁業署20日宣布,在「水產動物海域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增列放流方式、體長及放流地點等規定,並建立教育訓練認證制度,明(2024)年起未獲認證自行放流將開罰。此外,經由海洋大學今年榮獲國家農業科學獎的基因標識技術證實,漁民捕撈的漁獲,其中黃錫鯛捕撈來自放流達四成、嘉鱲更達五成。(中央社報導

環團搭看板 訴求三黨總統候選人提高再生能源占比

綠色和平20日在三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總部門口搭起巨型看板,認為各黨總統候選人的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無法解決企業「缺綠電」難題,恐面臨國際訂單流失危機,衝擊台灣經濟競爭力,因此訴求2030再生能源應占比達四成以上。柯辦發言人戴于文表示,民眾黨提出的2030年配比再生能源為三成,但會認真看待環團訴求。(中央社報導

清大教授模擬臭氧及紫外光 降解戴奧辛成無害草酸

「世紀之毒」戴奧辛、多氯聯苯、DDT殺蟲劑因毒性高、難分解,戴奧辛會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基因突變、胎兒缺陷、孕婦流產、引發癌症和神經系統疾病等。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黃國柱模擬大氣層的臭氧及紫外光分解反應,成功將戴奧辛在室溫下降解為無害的草酸,能為有機污染物難題帶來解方。黃國柱帶領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登上了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期刊「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並獲選為封底文章。(中央社報導

蘇澳區漁會爭取全國首座廢棄漁網處理場 慈濟將協助回收

全國首座「南方澳漁港廢棄漁網具整備曝曬處理場 」在農業部漁業署經費挹注下,即將落座於南方澳漁港南興碼頭旁,為了建場及日後運作順利,蘇澳區漁會、邦泰複合材料公司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20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期使廢棄網具回收再生,達到資源永續利用(聯合報報導


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遭令停機 最快27日解除

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位於新潟縣的柏崎刈羽核電廠,過去因為多次發生反恐對策不夠完備,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2021年對柏崎刈羽核電廠祭出「事實上」的停機命令,20日決定最快將在本(12)月27日解除。不過,柏崎刈羽核電廠若想重啟運轉,還須獲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同意,能重啟運轉的具體時期仍難預料。(中央社報導

日本擬延長賞味及消費期限 減少食物浪費

日媒報導,為減少食物浪費,日本消費者廳有意延長目前有關食品保存的「賞味期限」及「消費期限」。學者認為,在確保食品安全前提下,此舉對減少食物浪費會有一定效果。日本定義的「賞味期限」指的是能享用食品美味的期限,並非過期就立即不能食用。日本政府已宣示要把2000年度境內浪費的980萬噸食物,在2030年度前減少到489萬噸的目標。減少食物浪費是世界潮流,聯合國2015年通過的目標,是希望在2030年前達成每人食物廢棄量減半。(中央社報導

人類活動成元凶!研究:約1430種鳥類已滅絕 是先前估計的兩倍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20日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估計,自約12萬年前開始的更新世晚期以來,已約有1430種鳥類滅絕,而導致滅絕的主因為森林砍伐、過度捕獵、火災和入侵物種。鳥類在地球生態系統中扮演傳播種子、為植物授粉、當吃腐肉的清道夫等腳色,以及透過糞便協助珊瑚礁和土地施肥。專家認為這數字可能還偏低,或許會多達2000種。(聯合報報導

歐盟今年新車掛牌量 電動車占近半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表示20日表示,歐洲今(2022)年1至11月為止,新車掛牌量近五成為電動車。電動車、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重度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車占歐洲新車掛牌量超過47.6%,比去年同期的43%提高。(中央社報導

野火燒向開普敦附近小鎮 威脅南非最大海軍基地

數百名消防員20日和一場野火搏鬥,這場火災已經蔓延到開普敦附近的一座山上,威脅到南非最大的海軍基地。消防和救援部門表示,強風將火焰推向賽門鎮海軍基地,位於開普敦以南約45公里的海岸邊,該地區主要的葡萄種植區,近年來經常發生野火。(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