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很美,那蛾呢? 「毫釐與複型」聯展 一探斜槓蛾粉眼中的對稱之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蝴蝶很美,那蛾呢? 「毫釐與複型」聯展 一探斜槓蛾粉眼中的對稱之美

劉明浩:埔里不僅是蝴蝶王國也是飛蛾王國

2023年10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南投報導

提到蝴蝶大多數人就與美麗連結,然而同屬鱗翅目的飛蛾,雖然和蝴蝶十分相像,卻可能令多數人打退堂鼓。一項以蛾為藝術創作元素的「蛾.毫釐與複型」蛾類影像創作聯展,即日起就在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保育教育館展出,創作者陳彥錚與劉明浩企圖打破大眾認為飛蛾不好看、可怕的既定印象,透過藝術表現,讓觀眾見識蛾類有多美。


陳彥錚作品「豐年祭」,以原住民族富饒的文化意象來比喻,是由邊波紋蛾構成。作者:陳彥錚(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複型捕捉蛾翅對稱美感 毫釐之間尋找演化差異

無論是蝴蝶或蛾,都具有左右對稱的翅膀,為了捕捉這種對稱美,陳彥錚利用資訊專長寫程式,將拍攝到的飛蛾相片,結合網頁畫布功能,以鏡射、旋轉、縮放、層疊等功能,凸顯飛蛾鱗翅輪廓、色彩、紋路特色,產生如花瓣般的圖案花樣,他稱為「蛾花」,每一朵蛾花都代表一隻蛾。陳彥錚總共以210幅蛾花做成20幅作品,並以「複型」總括他的作品名稱。

每朵蛾花透露著牠們利用光影,化為捲葉、球狀,達到擬態的效果、騙過周遭虎視眈眈的天敵,以求存活的智慧。其中12張作品按照科別構圖,集合4、9或16朵蛾花構築而成。

由邊波紋蛾重複構疊,帶著原民圖騰感,有如歡慶豐年,因此命名為「豐年祭」;作品「瓣」中,由不同蛾為背景,形成鏤空的花瓣狀,讓人忍不住問:「這是什麼花?」但其實該問的是「這是哪些蛾類?」另有8項作品詮釋他的美學概念。他建議觀眾,一朵一朵觀賞蛾花,再一幅一幅觀看作品,每幅作品都值得細細觀賞。


陳彥錚作品「瓣」,請問是花還是蛾?有待觀眾一一分辨。作者:陳彥錚(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對劉明浩而言,飛蛾最美之處,莫過於翅膀上的鱗片、斑塊、色澤,他的作品是透過顯微鏡觀察和拍攝特徵而成,出自蛾類翅膀整齊劃一的鱗片,若不放大來細看,將錯過這麼精巧的構造。這也令人思考,這是來自創造者巧手或漫長演化所形成的精細?「演化上的適應差異才是分別蝶、蛾類群的原因,而非型態表現。」

紅目天蠶蛾優雅美麗,編號9的作品即以牠為主角創作,看似張大的眼睛,卻是欺敵的作為。劉明浩的作品傾向「看到照片,你發現跟以往的認知不同、起心動念才會想弄清楚牠是什麼」,因此先不標記名字,只以編號取代。


形態優美的紅目天蠶蛾,令人嚮往中高海拔生活,欺敵策略是生存之道。作者:劉明浩(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在作品明亮乾淨的背後,是創作者去粉塵修圖的結果。「一些標本透過往返各地採集、長期交易,累積不少粉塵,有些髒污肉眼看不到,但是放大後便變明顯了。」修圖花了劉明浩許多時間,他思考獲得乾淨標本最好的途徑,莫過於飼育觀察牠們。他以兩年時間學習飼養蝴蝶與蛾,觀察牠們的生活史、並學習製作標本,過程中也意外獲得新知。


這又是哪一種蛾的翅膀呢?答案是台灣茶斑蛾。作者:劉明浩(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6000多種飛蛾鑑定不易 翻圖鑑、找專家還要自學

生多所特展常給人知識為主的印象,這項展示藝術創作的展覽,正改變了大眾對生物多樣性、生多所的框架和想像。原來,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現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所長)林旭宏有一次應邀前往暨大演講,發現這個特展,深受其表現飛蛾的魅力吸引,當下即邀請移駕生多所原汁原味展出。

生多所肩負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育重責,經營各項生物類群的網站,不但有「飛蛾資訊分享站」官網,也在網路社群發起「慕光之城」,逾十年來號召1萬5000多位蛾粉及專家,解答網友各項關於飛蛾的提問。兩位創作者也是其中一員。

兩位創作者都是業餘藝術創作者,卻同樣對蛾有豐富的情感。陳彥錚是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甚至不是生態學者,將飛蛾之美好推到顛峰的背後,花了很多時間認識飛蛾。

「拍到飛蛾,我一定要知道牠是誰。」陳彥錚說。他們在創作過程遇到陌生的蛾類,第一個諮詢的對象就是慕光之城,註明何時何地拍到的蛾,張貼後就有一群志工幫忙辨識,個體的性別、成長史都能獲得解答。只是台灣蛾類推估約6000多種,其中約4600種有名字,尚有上千者蛾種有待命名。為了找出答案,兩人除了找圖鑑、在社團發問,最終還得靠自學,這間接的豐富了飛蛾資訊站資料庫。


台灣長尾水青蛾之美,令人喜愛,有如繆思。攝影:吳士緯(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渾然天成的飛蛾王國 怎能只談蝴蝶不談蛾

「如果不是在埔里生活工作,也許沒有這些作品。」陳彥錚說,埔里是一個生態豐富的環境,在這裡不是半個月看到一兩隻蛾與蝶,而是每天看到十幾隻不同的鱗翅目物種。對他而言,是蛾和蝴蝶跑來身邊所處的環境、自然而然吸引他的注視,而非刻意找尋。當他開始拍蛾,也有蛾友和他分享蛾類照片,有些就在家樂福或高鐵站拍到。「蛾類隨處可見,只是我們常視而不見。」

他說自己沒有特別喜歡蛾,但喜歡攝影、接近大自然,看到很美的東西便隨手記錄下來。他每天晨走於地母廟及附近步道,經常發現飛蛾足跡,過程不時為蛾的奇特美麗驚喜,逐漸臣服於飛蛾的魅力,並以他的方式演繹這些美好。


地母廟拍到的蛾。攝影:陳彥錚(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從美學認識昆蟲和傳統的生態學很不同。」劉明浩擁有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和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兩個碩士學位,十分清楚一般人的認知感受,和學科知識之間的異同。這三年,他因為陳彥錚認識蛾、以蛾為創作元素。

「同樣是鱗翅目昆蟲,埔里早期因蝴蝶多樣和發展標本加工產業而有蝴蝶王國之稱,說不定也是飛蛾王國。」他趁此說明,之前的蝴蝶產製品中,其實混雜了不少蛾類的翅膀。

在暨大很容易接觸到昆蟲以及各式各樣的野生物,2008年當他再度回暨大修習社工博士學位時,除了念書就是拍攝蝴蝶。2011年正式成為暨大教師,服務於通識教育中心,也教生態攝影,透過拍蝴蝶帶學生認識周圍的生物;曾兼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的陳彥錚也成為他的主管。

他知道陳彥錚夫婦清晨到地母廟運動時,順道拍攝蛾類,每天欣賞這些圖片;陳彥錚也會問他這些蛾類的名字。一開始是常見的大型蛾類,難不倒劉明浩;到了裳蛾,就只能分辨屬別。「慕光之城」又開啟了他認識鱗翅目的另一扇窗,為數龐大的各種蛾類,很多都是他之前沒看過的。

他拍蝶、開課,期望無論大學生或埔里的小學生,都能重視當地過去的標本產業及環境教育。教學過程中,他遇到因為各種因素怕蟲的人,有些先天怕蟲,有些則是覺得昆蟲有毒不能碰、會造成環境問題、是害蟲等錯誤的資訊而怕蟲。後天因素可透過教育方案導正,但先天怕蟲能不能從打破型態框架,因為發現牠不同的美而改變呢?於是他從蛾與蝶最美的翅膀為素材,傳遞美感。


姬透目天蠶蛾的翅膀。攝影:劉明浩(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翻轉印象 蝴蝶美,飛蛾沒有不美的道理

無論是劉明浩放大蛾類翅膀鱗片的局部特徵,呈現巧妙的構造,或陳彥錚運用程式編寫的專長,創作一朵又一朵的蛾花,目的都是將從飛蛾身上經歷的美感,傳達給大眾,進而認識、喜愛飛蛾。觀展之餘,每項作品都有二維碼(QR Code)導引觀眾到「飛蛾資訊分享站」,看本尊、理解這隻蛾的身世,以及「毫釐」作品中,所屬的身體部位。

「觀眾喜歡這些項作品、純粹被美學吸引,並非意識到牠們是蟲;但當你很喜歡一樣東西時,就會有想知道牠是什麼的動機了。」劉明浩認為,當觀眾動念思考,這些漂亮的物件出自牠身體的哪一個部分?進而尋找,接著恍然大悟,原來牠長這樣。即使是長得很像的兩種蛾,放大牠身體特徵,差異也一目了然,自然而然的記住牠們的差異與特徵。

「當蛾被喜愛,我的作品才有價值。」陳彥錚說,即便大眾誇作品很漂亮,卻沒有因此喜愛蛾,對他而言這個作品是沒有意義的。


展覽現場一景。圖片來源:生多所提供。攝影:賴佳儀(本圖非CC授權,限本文使用)

「蛾.毫釐與複型」陳彥錚X劉明浩 蛾類_影像創作聯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2月29日(四)
展覽地點: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保育教育館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保育教育館開館時間:每週二~週日9:00~16:00(12月1日~10日為例行休館時間)

巷弄文旅提供

※ 本文圖片非屬CC授權範圍,僅限本文使用。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