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物多樣性第一線 中國婦女領頭的農村生存策略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農業生物多樣性第一線 中國婦女領頭的農村生存策略

2023年09月18日
轉載自中外對話;文、圖:齊苗苗(康奈爾大學全球發展系博士候選人)

儘管許多孩子都去了城市,河北王金莊的人們仍然繼續以梯田上的永續農業種植為生。

婦女帶頭的農村社區正在利用種子庫和傳統農耕技術,來促進當地作物多樣性和保障糧食安全。

在河北太行山區涉縣王金莊的旱作梯田裡,劉玉榮帶我們參觀了她在家裡梯田種的20種本地老品種豆類。她對當地品種的豆子如數家珍,還打趣地分享起當地和豆子相關的諺語。

因氣候條件限制,當地沒有足夠的飼料養殖牲畜,豆類便成為了人們蛋白質攝入的主要來源。此外,劉玉榮家自己種了穀子、玉米及蔬菜食用,另外種了花椒、藥材、核桃當經濟作物。

在相隔1600公里外的雲南麗江,金沙江河谷的石頭城,當地村民王桂芬也有幾塊梯田,她種植了數十幾種本地作物,包括三個不同品種的本地玉米、蔬菜及果樹。按當地的種植傳統,她在果樹下接替栽種了黃豆和油用向日葵,還在一塊小角落裡種上了豬草(瘤果菊),方便幹完活後砍上一筐豬草背回去。

按照現在的保護本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引,劉玉榮和王桂芬的做法都堪比教科書。但以上做法,並非來自明確的政策指導,而是來自於自發的種植傳統,或者說,是在有限土地資源和惡劣氣候條件下的「生存策略」——通過多樣化的種植和養殖,保障一家人的營養攝入和糧食安全。

在中國,山地、丘陵和高原面積占了國土面積的70%左右,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農耕體系養活了近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儘管山區農業社區地少貧瘠,不是國家糧食的主要生產區,但其豐富的作物多樣性,以及農林牧混作的綜合生產系統,為保障山地小農家庭的糧食與生計安全做出貢獻。中國作為一個山地為主的國家,永續的山地農耕體系構建對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尤其重要。

養活中國1/3人口的山地農業

無論是劉玉榮所在的太行山區,還是王桂芬所處的石頭城,這些山地區域並非如東北等平原地區,可以起到中國「糧倉」作用。由於耕地分散,生態環境複雜多層次,這些地區還經常被政策忽略。

在2018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召開的針對山地農業的會議上,專家學者們也指出,全球現在有三分之一的山地民眾仍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態,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區域和氣候變遷的敏感區域,山地農業在改善營養水準與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永續發展上應該受到更多重視。


麗江石頭城的梯田,當地農田在山上層層級級堆疊。

受限於區域位置,山地社區一直處於社會發展的邊緣地帶,但這也使得這裡的人們更熟悉本土的氣候和自然資源,在不過度依賴外界資源的情況下,因地制宜發展出自己自足的農耕系統。

河北王金莊和雲南石頭城,都屬於中國山地農耕社區的典型代表。這種自己自足的農耕體系得益於當地作物的多樣性和對氣候的適應性,以及配套的田間管理技術。

幾百年間,石頭城和王金莊的山地先民都從每年的耕作中挑選出顆粒飽滿的種子,本地品種由此培育而來,與外來的高產品種相比,它們往往有著更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基因特性。為了保障生計,當地農民們普遍實行不同作物接替栽種,不同生產期作物的間作,以及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混種技術。

在這種多樣化、多層次的種植體系下,即使一種作物絕收或減產,農民還能通過其他作物獲得一些收成或收入,充分展現了山地農業的韌性。

近年來,氣候變遷下的極端天氣已經成為常態。2022年,中國華南地區高溫及乾旱的持續時間打破了6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長記錄。2023年入夏,中國北方多地就連續出現了超過40°C的高溫乾旱天氣,對秋季作物生產造成嚴重威脅。

在極端高溫乾旱常態化和農作物病蟲害加劇的嚴峻形勢下,提高農業,尤其是小農農業的氣候變遷應對能力迫在眉睫。王金莊和石頭城所代表的山地農耕體系和智慧,為農業的永續發展和氣候變遷應對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和經驗。

農業生物多樣性:一種生存策略

河北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園藝師、原副局長賀獻林告訴中外對話:「王金莊的山地旱作石堰梯田有陰面、陽面,有山高也有低矮的地方,這樣的景觀多樣性,使得當地農業有了『地種百樣(處)不靠天』的特點。 」 這也是大多數中國山地農業的特徵。一方面,農業耕作面積小,且以山地開發的梯田為主,區位特點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當地農業和經濟發展;但另一方面,山地複雜多樣的生態環境,也使得這些農耕社區成為農業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熱點區。

以王金莊為例,當地人均僅有9分地,但在2018年開展的對傳統農家品種的調查中,村內收集到包括主糧、豆類、蔬菜,以及藥用植物等170多個品種。

王金莊和石頭城面對的自然條件類似,都是「山高坡陡,十年九旱」。

這兩個地方的農業,都是在缺少水源和降水的自然環境裡適應、發展起來的,王金莊靠的是雨水收集,雲南麗江的石頭城本來也缺水,不過建了灌溉系統,把附近的河水引到村子裡。人們依靠當地的農作物多樣性和老品種對複雜環境的適應性,並通過不同作物輪作倒茬,以及間作、接替栽種、混種的農耕技術來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出,從而保障山地農民的生計安全。

石頭城村民正在清理水渠的淤泥。水渠從寶山大河引水到梯田進行灌溉,這個灌溉系統已經存在了上百年。


王金莊村裡的收集雨水的水窖,當地灌溉農田主要靠這個水窖。

石頭城的王桂芬也是按照納西人的傳統方式耕作,「把玉米、豆子、紅薯和南瓜交替種在一起。這樣即使是玉米受災,還有豆子,紅薯以及南瓜為家人提供食物。」

而在王金莊,當地農民也普遍採用玉米、南瓜和豆類交替栽種方式,並在梯田石堰邊種上花椒樹,這樣不僅增加家庭收入,花椒的根系還能起到控制梯田水肥流失的作用。

正是這些小農的在地實踐,維持並建構起了永續的山地農耕體系。

在王金莊和石頭城,許多農民都像劉玉榮和王桂芬一樣延續著老品種種植和自留種的習慣。他們在每年收穫後都會留種供自家來年耕種,同時也分享給村裡其他想種農家種的人。

村民們還參與到老種子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及村裡社區種子庫的使用和管理中來。按照王金莊種子庫的規定,村民們對儲存在庫中的種子每兩年進行一次更新,以保持種子的活力。村民也可以從庫中借種子進行田間種植,只需在收穫後加倍返還即可。相比進行種子遷地保護的國際種子庫,石頭城和王金莊的社區種子庫為當地村民進行種子活態在地保護和永續農耕社區的構建提供了基礎。


籃子裡展示了王金莊當地主要的穀物。王金莊村民將當地小學改造成一個種子銀行,農戶可以從這裡借種子。


石頭城的一個種子庫。

在地的種子保護機制,豐富的地方作物品種,不只是被視為提高農業氣候變遷應對和適應能力的種質資源,也是維繫當地村民生計的基礎,以及當地社會關系和文化價值體系的載體。

在這兩個山地村莊,傳統作物從農家以及社區的種子庫,到耕作收穫的梯田,再到農戶的餐桌,這個鑲嵌在人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食物體系,使得關於傳統作物的種植知識、食用方法、諺語、文化習俗等等,作為一個完整的農耕知識系統延續了下來。

然而,山地農業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成千上百年的過程中演化而成,也在隨著當下的生態以及社會變遷變化。

氣候變遷和全球化下的社會經濟變遷,都在沖擊著當地農耕體系和傳統。面臨著這雙重挑戰,山地人們的生計方式,包括作物種植結構,品種選擇和耕作制度等都在變化。

山地作物和生計變遷

在石頭城,水稻曾是維繫當地生計的主要作物。在上千年間,當地納西人根據地勢開墾梯田,修建水利,將水源引到石頭城灌溉梯田,發展出了適宜金沙江河谷氣候的山地稻作系統。

至今村民們還能回憶起,過去家家戶戶栽秧和收水稻時,鄰居,親戚,朋友互相幫工的熱鬧情景。而如今男女老少一邊勞作、一邊話家常、一邊對歌的情景已經不再,2016年,水稻種植就基本在村中銷聲匿跡。

村民張秀雲稱,「嘗試著恢復本地水稻的種植,但小規模的水稻種植很難控制鳥害。」她的水稻成熟時,附近的麻雀都被吸引了來,幾乎吃光了收成。


石頭城內,村民主要通過騾馬或者人背運輸物資。這是一個山地村落,地形陡峭,汽車無法進入。

水稻不種後,原本的水作梯田也成了旱地,石頭城的村民們逐漸採用了以玉米,小麥等旱作物為主的新的生計方式。在品種選擇上,往往是自家吃的種口感好但產量低的老品種,用做牲畜飼料的或者銷售的選用高產的雜交品種。

然而水稻不種了,米還是當地日常食用的主糧,現在村民都是從外面市場上,或當地小賣部買米。在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滯留在家鄉,但家中都沒有存糧,去市場上購買也困難,曾經自給自足的石頭城,也有了糧食安全的隱患。

這跟金沙江河谷的氣候變遷有關——尤其是雨季的推遲和近年來乾旱的加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石頭城人們的生計選擇和當地的作物結構。但對於需要勞動力密集投入的水稻,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導致的農業勞動力缺失,才是促使傳統山地稻作沒落的直接原因。

按當地人的說法,男人要在外面「苦活路」(打工養家),女性就要承擔起家務和大部分農活。多年前,村裡的學校就已經撤銷或合併,父母們也不得不帶孩子搬到附近的城市麗江或者鄉鎮裡,一邊打工一邊照顧上學的孩子。現在留在石頭城中務農的人大多為50歲以上,且以女性為主,農業的女性化和老年化趨勢明顯。

王金莊也同樣面臨著氣候變遷下,乾旱與洪澇等極端天氣的加劇和農業勞動力的流失。但不同的是,在這個作物多樣性版圖上,曾經占主導地位的小麥消失了,而傳統的主糧作物穀子仍是當地維繫生計的一個重要作物。

賀獻林介紹說:「小麥種植50、60年代在當地推廣開來,但到了2000年初期,當地農民就已經不怎麽種小麥了 。」

這主要是因為小麥耗水喜肥,在當地土薄缺水的情況下,即使用最好的梯田地塊來種,畝產也不過200、300斤。而耐旱耐貧瘠的老品種穀子,明顯更適合當地「石厚土薄,十年九旱」的自然條件,延續了下來。

然而,近些年王金莊穀子的種植面積也在明顯縮小,這也和勞動力缺失有關。在當地的傳統種植中,穀子要求至少三次中耕除草,才能保障小米的口感。這種費工的精細化耕作方式,對逐漸老年化的農業人口是個不小的挑戰。

女性成為主要勞動力和保護者

在王金莊和石頭城,許多中老年女性都像劉玉榮和王桂芬一樣,是當地老品種保護的積極參與者和領導者。

長期以來,她們在家庭和農業生產中承擔的勞動角色,與當地自然環境建立起緊密的聯繫,成為生物多樣性的管理者和守護者,以及農業生態知識和文化傳統的傳承者。

劉玉榮不僅知道當地各種豆類的特性和吃法,還熟知當地野生植物的運用,在我們到訪後,特意用自己採摘炒製的去火連翹茶來招待。

石頭城的張秀雲也是當地老種子保護的積極參與者,在和她聊天時,她一邊挑揀著來年耕作時需要的種子,一邊分享著她參與種子培育的故事,聽到旁邊樹上的布穀鳥叫聲,她突然說,「你聽,布穀鳥的嗓子是啞的,天怕是要下雨了。」

在長期的農業勞作和照顧家人的過程中,這些女性與當地自然環境的互動,而積累了不少本地知識。


納西族婦女在梯田裡除草,她手邊種植了多種農作物,包括芋頭、玉米和當地蔬菜。

然而,在當地的生計變遷中,市場條件的改變(如市場上便宜大米,麵粉的流通),全球化下勞動力結構的調整,農業家庭中性別分工的變化,以及農村家庭再生產的需求(比如教育和醫療),這些社會因素又與氣候變遷等生態因素交織在一起,削弱著這些婦女與自然、與土地、與地方作物間建立起來的互助共存關系。

與此同時,當下農業的女性化和老年化趨勢下,農村女性既成為農業生產主力軍,承擔著保障家庭糧食安全和營養水準的重任,又是家庭的主要照料者。這樣多重的角色,造成了農村女性獨特的困境。

張秀雲將其總結為:「這是種子和兒子間的選擇。」

是選擇精心培育的老品種作物,還是選擇在城市工作的急需育兒或者其他生活協助的兒子?對於在王金莊務農的年輕一代女性,這個困境則是,要選擇孩子、父母、傳統種植,還是外出工作?

王金莊和石頭城的例子都向我們展示了,山地農業體系,尤其是其作物和耕作模式的多樣性,增加了小農氣候變遷應對的韌性。

而這其中,山地女性在維繫農業生物多樣性的貢獻巨大。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永續山地社區的維繫和構建中,這些女性在當下生計變遷中面臨的困境也應該被更加重視,因為種子的延續,離不開山地女性的勞動、智慧和經驗。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外對話〈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中國農民的生存策略〉。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