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機尾雲」溫室效應 Google藉AI預測濕度、調整飛行高度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減少「機尾雲」溫室效應 Google藉AI預測濕度、調整飛行高度

2023年09月20日
轉載自關鍵評論網;文:Taylor Mei

隨全球暖化現象加劇,對於碳排及其他溫室氣體的限制與規範也變得愈加嚴格,為的就是希望能讓地球降溫,減緩自然生態被破壞的速度。針對溫室氣體排放,除了畜牧業及工業外,交通運輸業對氣候及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Google近期已與美國航空公司、比爾蓋茲氣候投資基金(Bill Gates’ climate investment fund),以及能源公司Breakthrough Energy合作,希望能夠減少空中交通運輸所產生的廢氣排放,與機尾雲(飛機雲)中的水氣對氣候的衝擊。

plane-1705925_1920
儘量飛在大氣中較為乾燥的區域,就能減少飛行所產生的機尾雲。圖片來源:imagii/Pixabay

避免機尾雲,就能降低對氣候的影響

還記得由歌手安室奈美惠,所唱的日劇《公關室愛情》(空飛ぶ広報室)主題曲「Contrail」(機尾雲)嗎?相較於歌曲中充滿的熱血與感動,現實中的機尾雲卻沒那麼「正面」。因為除了飛機使用的航空燃油將造成碳排量增加外,飛機飛行時在天空中出現一條又一條的機尾雲,也是造成全球暖化日趨嚴重的因素之一。

據《連線》(WIRED)雜誌報導,機尾雲是飛機引擎的熱與大氣中的冷空氣混合而產生,屬於一種冷凝現象。這個冷凝現象所製造出的水,在空中無法持續以液態的方式呈現,而是會形成小小的冰晶,成為有時在戶外抬頭會看到的機尾雲。

不過,機尾雲因具有反射來自太陽輻射的功能,同時降低地球表面輻射熱散至外太空的能力,變相讓熱被困在大氣層中。而這讓部分大氣科學家也擔心,機尾雲可能讓原本的全球暖化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根據《CNN》報導,根據一項2000年至2018年對航空業的研究指出,機尾雲導致航空業57%的暖化衝擊,明顯高於燃料燃燒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再加上據美國NASA研究結果顯示,肉眼可見的飛機雲可在空中維持約4至6小時左右,而就衛星影像顯示,機尾雲最久可以在大氣中「殘留」14小時後才會消失,因此不能小看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讓飛機飛在較為乾燥的地方

Google和幾家大公司合作的目的,主要希望能夠協助飛行員在駕駛飛機等航空器時,可以藉著避免航行特定路線,以降低製造機尾雲的機會。

為了避免機尾雲產生,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指出,飛機應該要能儘量飛在大氣中較為乾燥的區域。雖然這乍聽下來好像是要飛機改航線,但其實只需要調整飛機飛行的高度,就能夠創造出明顯差異。

只是駕駛飛機的飛行員該如何判斷大氣中哪裡比較濕,哪裡比較乾?這時就需要仰賴Google和Breakthrough兩間公司共同研發的「機尾雲預測地圖」來判斷。根據Google,在這款地圖的開發上,一群美國機師在半年的時間內,執行70趟測試飛行,以協助Google透過AI技術來進行預測。同時佐以Breakthough的開源機尾雲預測模型,順利製作出機尾雲預測地圖。

靠AI協助,預測大氣濕度也不成問題

「這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地圖,它會告訴你說『飛在這個高度飛機會產生機尾雲,所以我們改飛在別的地方。』」Google軟體工程師葛瑞茨(Scott Geraedts)在影片中說明。美國航空公司飛行技術指揮主任海克(Deborah Hecker)表示:「這款地圖使用上非常簡單也很符合直覺,我們已經很常透過調整飛行高度來避免亂流,所以使用起來也是滿相似、滿熟悉的。」

不過,要能大幅度解決現階段的溫室氣體及碳排問題,還是得仰賴各個碳排大國如美國、中國、印度等執行。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負責氣候AI產品的產品經理羅森伯格(Juliet Rothenberg)對此指出:「雖然不能夠說避免飛機產生機尾雲,就算是有效減低地球暖化,但與多數計畫會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時間相比,這至少是個在短短幾年內就可以達到的目標。」

目前有使用這款地圖的飛行員,在駕駛飛機時可有效降低機尾雲出現機率達54%,Google於其發表的文章中指出:「這首次證明了商業航班可以有效避免製造機尾雲,減少對氣候造成的傷害。」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關鍵評論網》,原文標題〈避免「機尾雲」產生碳排,Google與美國航空業合作靠AI預測濕度、調整飛行高度〉。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