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剩100多隻「神話之鳥」現蹤馬祖 孵蛋直播中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全球僅剩100多隻「神話之鳥」現蹤馬祖 孵蛋直播中

2023年05月30日
整理:陳立炘(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隨著夏季來臨,又稱「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也來報到,在馬祖展開兩個多月的繁殖期。對於全球數量僅剩100多隻的牠們來說,是物種存續的關鍵時刻。今年連江縣政府提早準備,初春便開始捕鼠、除草,5月順利觀察到至少五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鐵尖島停留、交配、產卵,群體中還發現2015年於馬祖出生的「馬妞」返鄉尋找伴侶。

今年更在海保署、連江縣政府合作補助下,委由台北鳥會執行燕鷗繁殖影像直播,日前已開放直播畫面,邀請民眾一同守望神鳥孵蛋。


黑嘴端鳳頭燕鷗與幼鳥。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極危「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今年再返馬祖繁殖

黑嘴端鳳頭燕鷗(學名:Thalasseus bernsteini)數量稀少,全球數量估計約100隻,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評估為極危(CR),台灣列一級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過去甚至一度被認為已絕種,逾百年未留下任何紀錄。

直到2000年,生態導演梁皆得在馬祖首度發現牠的蹤跡,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小如、台大森林系教授袁孝維與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隨即投入保育行動。梁皆得更為黑嘴端鳳頭燕鷗拍攝紀錄片《尋找神話之鳥》,於2021年上映。

團隊過去在馬祖紀錄到2~16隻不等成鳥蹤跡,並陸續標記了數隻在馬祖出生的幼鳥,包括2015年6月出生、編號A74的「馬妞」。馬妞2015年順利離巢後,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回到馬祖,然而,自2020年以來,鐵尖島已連續三年無成功繁殖紀錄,推估可能是受猛禽、颱風或其他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馬妞則僅於去(2022)年被目擊到短暫落腳澎湖。


上圖為馬妞被捕抓標放時的紀錄,下圖是馬妞在2017年落腳馬祖時的蹤影。圖片來源:台灣大學森林系提供

今年初春,連江縣政府提早開始捕鼠、除草等工作,並對鐵尖島進行整地、鋪設碎石、安裝遠端監視設備、擺放假鳥模型及播放燕鷗叫聲來引誘燕鷗,海巡署也搭配相關勤務,看守附近海域,確保無非法作業漁船靠近。

在各單位努力下,燕鷗群約在5月中旬陸續抵達,5月23日開始有穩定的族群停留鐵尖島,截至5月26日,研究人員已記錄到上千隻鳳頭燕鷗,其中包含至少5隻黑嘴端鳳頭燕鷗,並驚喜地發現「馬妞」再度回到出生地尋找伴侶。

台北鳥會開放線上直播 即時觀察燕鷗生態

2019年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成立後,於去(2022)年公布「黑嘴端鳳頭燕鷗保育計畫」,紀錄黑嘴端鳳頭燕鷗族群變動與分布位置,並盤點相關資訊,訂定保育策略,期確保此珍稀物種得以順利繁衍。

海保署今年更與連江縣政府合作補助台北鳥會執行燕鷗繁殖影像直播,讓大眾有機會了解燕鷗的生態。黑嘴端鳳頭燕鷗的孵卵期間約22~28天,加上育幼時間約一個月,等幼鳥長成,約莫7月會與成鳥飛離,遷徙至菲律賓、印尼等地區渡冬。


黑嘴端鳳頭燕鷗與幼鳥。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夏季是燕鷗科鳥類來台繁衍的季節,除了黑嘴端鳳頭燕鷗,還包括七種保育類燕鷗,其中以小燕鷗數量較多,在本島的分布北從桃園、南到高屏溪口都可以看到。至於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及鳳頭燕鷗多停留澎湖離島。

海保署也提醒大眾,賞鳥期間紀得遠離繁殖區,不要餵食野生海鳥,避免驚擾海鳥繁殖,維護專屬海鳥的繁殖棲地。


宜蘭新城溪口正在交配的小燕鷗,左側為東方環頸鴴。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更正註:截稿後透過台北鳥會粉專貼文提供的數據,對原標提及的全球黑嘴端鳳頭燕鷗總數估計作補充更正,修改為「僅剩100多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