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不會挖洞的台灣野兔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不會挖洞的台灣野兔

2022年10月21日
文:謝伯鴻

「欸!你看,有動物進洞了?」
「真的!是野兔耶!」

每次看到自然谷生態影片時,就會回想起當初查看相機影片的情景。自然谷和環資管理的環境友善果園因環境天然,不時會在道路旁發現穿山甲挖掘的洞。通常發現有新挖的洞時,我們同仁就會在洞口架設紅外線照相機,碰運氣看會不會拍到穿山甲。然而除了穿山甲之外,我們也常意外地拍到其它生物,其中一次就拍到台灣野兔入洞的畫面,才發現原來穿山甲的洞有那麼多生物會利用呀。而這次自然谷之星,就讓我們來說說台灣野兔。

成語「狡兔三窟」一詞的由來,源於兔子利用多處四通八達的巢穴,躲避天敵的追捕。然而這個詞用來形容台灣野兔可能不太洽當!因為寵物店賣的兔子以及生態影片中努力挖洞為巢的兔子,都是兔科穴兔屬的物種,而台灣野兔則是兔科野兔屬的生物。

牠是華南兔八種亞種裡面毛長最短的,也是台灣唯一的兔形目動物。不挖洞的牠們以現成的洞穴,或是濃密的草堆為窩。雖然寵物兔和台灣野兔外觀相似,但牠們在演化上的關係,甚至比獅子與老虎更遠。除了染色體數不同,無法自然交配外,台灣野兔不挖洞、繁殖能力也較穴兔差。而最大的不同在台灣野兔是早熟型物種,幼兔出生時身上便已佈滿短毛,不久便可睜開眼睛並且能自由行動,而穴兔則不然。

不過一般人不會知道這兩種物種的差異,除了以照顧寵物兔的方式對待野兔外,甚至還會將躲藏在「草窩」的幼兔誤認成遭遺棄的個體,直接就將其帶回家或移送相關的救傷中心。此舉除了造成幼兔與親兔骨肉分離、大大降低幼兔的存活率,也造成相關單位的困擾。一般建議若在野外看見離散的野兔,不要干擾移動,靜靜離開讓母兔尋回就好。


台灣野兔不會挖洞,只會用現成的洞穴或草叢做窩。圖片來源:usaviah(CC BY-NC-ND)

台灣野兔在台灣各地分佈廣泛,但主要還是棲息在10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環境。雜木林、灌木叢、草生地、海岸防風林、河灘地甚至農田、廢耗地、果園、墓園……等都可能發現牠們。

雖然牠們數量不少,但要目睹也不是那麼容易。其原因除了野兔是夜行性動物外,生性機警的牠們只要有一絲風吹草動就會躲入草叢中。另外告訴大家有趣的地方,台灣野兔不但聽力敏銳,牠們的長耳還可以分別轉向不同方向,以偵查危險。一般生態研究也較常觀察到牠們留在活動區域的排遺及足跡,好在有自然谷設置的紅外線相機,我們才能在螢幕中看到牠們活動的樣子。

有人說兔子不需要喝水,其實這也是很大的誤會,以台灣野兔來說,其主食為植物的葉子、嫩芽、塊根、塊莖、果實或是穀類,除非能在食物中獲得足夠的水份,不然牠們還是得到河邊喝水。另外,牠們也不是特別愛吃胡蘿蔔,意外吧!

野兔問題對澳洲來說很頭大,同時也是外來種入侵的一個活教材。1859年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澳洲,有農場因狩獵需求,從英國引進野放了24隻兔子(穴兔屬)。由於澳洲本土缺乏牽制野兔數量的掠食者,加上牠多產、機警的特性,短短的一百年間,澳洲野兔數量從數十隻成長到6億隻。

大量的兔子大量啃食草地、破壞植物幼芽,對澳洲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小影響。同時其對澳洲農業也產生了嚴重衝擊,除了破壞農作物,兔子也與牛羊搶食牧草資源。估計澳洲每年因兔子造成超過50億台幣的農損。

有此前車之鑑,我們更該時刻注意外來種問題,避免物種因人類活動以不自然的方式遷移。外來種生物若因適應當地環境,變成外來入侵種,勢必會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衝擊,最終人類也將蒙受其害。

兔形目
你知道兔子曾因有不斷長長的門齒而被歸類為囓齒目嗎?不過後來科學家認為兔子的祖先和囓齒種動物祖先不同(也就是演化分支不同)而門牙變長的特性只是「趨同演化」,因此最後獨立成為兔形目。
兔形目和囓齒目最大的差別在,兔形目的上顎具有兩對門齒前後排列,而囓齒目上顎只有一對。也就是說兔子有六顆門牙,其中一對門牙在上門牙的後方,而老鼠則只有上下各一對共四顆門牙。兔形目底下共有兔科及鼠兔科兩科。有趣的是如果搜尋鼠兔的圖片,會發現卡通中傑利鼠,比起老鼠,更像鼠兔,說不定當時作者是以鼠免為創作藍本呢。

台灣野兔 檔案


圖片來源:usaviah(CC BY-NC-ND)

中文名:台灣野兔
別名:山兔
科名:兔科
學名:Lepus sinensis subsp. formosus Thomas, 1908
分佈:普遍分佈全台,大部份個體居住在1000公尺以下區域,一般以淺山森林、丘陵地及河岸邊草生地最常見。為台灣特有亞種。
生態:夜行性動物,黃昏開始活動,以植物嫩葉、塊根(莖)、及穀類為主食。
特徵:

  1. 體長35~38公分、尾長5~6公分、耳長8~10公分。
  2. 毛色黃褐色,腹下顏色較淡,皮毛觸感偏硬。
  3. 眼睛褐色。
  4. 後腿修長,擅於奔跳。
  5. 幼體早成型,出生時即披短毛,且很快能睜眼活動。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