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越放越多?面對暖化 農友不必再當直升機父母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農藥越放越多?面對暖化 農友不必再當直升機父母

2021年06月18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王迺卉(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工業化的農業像極了直升機父母,因為懼怕孩子失敗(作物減產),想確保成功(好的收成),卻未能關心孩子身上真正發生的問題,長期以來忽略了他/她們內在健康(土壤)的重要性。

工業化(慣行)農業的哀愁

當筆者在關注暖化對社會、環境、經濟的衝擊時,各類文章經常提及:最先受衝擊以及受衝擊最深的,都是體質最弱的族群。而在農業裡,工業化農業因為忽視土壤、減少多樣性、過度依賴化肥和殺蟲劑,可以說是耕作農法中體質最脆弱的。


工業化農業以飛機噴灑農藥。圖片來源:NT Franklin (CC BY-SA 4.0

工業化農業=直昇機父母

農夫懼怕收成減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面對困境時,工業化的農業像極了直升機父母,因為懼怕孩子失敗(作物減產),想要確保成功(好的收成),卻未能關心孩子身上真正發生的問題,長期以來忽略了他/她們內在健康(土壤)的重要性。


健康的土壤才能種出健康的作物。圖片來源:Jing(CC BY-SA-4.0

暖化,農藥越用越多

學者提出,增溫的春、夏、秋季節讓更多的昆蟲得以繁衍,而溫暖的冬天讓更多幼蟲得以存活;透過風傳播的昆蟲、菌種會因為氣候變遷而飄向新的耕作區域。農學專家也說道,與作物競爭生存環境的野草,也會因為溫度升高而擴大分佈範圍,與農作物展開競爭。

因此,當昆蟲、野草數量增加,慣行農業往往會提高農藥用量,並用更多種的農藥抑制昆蟲、細菌、真菌、野草的生命力,以減低農損。但這些方法都加速了土壤硬化、酸化的程度;且不健康的土壤,會使得作物更容易生病,陷入下一回合的惡性循環。

農藥減量的必要

根據我國學者所提供的資訊,農藥減量在法國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進展,許多國家也陸續提出了農藥減量的策略。

美國學者在1998年就曾經討論過處方籤的可能性。為了能有效地使用農藥,宜蘭、美濃的農友在2006年就接續推行「農藥處方籤」的制度,由農藥行幫助老農或對化學物質不熟悉的農人,提出更符合經濟效益以及健康利益的選項。不止台灣,印度在2018年也開始了處方籤的制度。

但如同我國目前推出的農藥處方籤制度一樣,即使政策、學界、技術都準備好,也要確定農友或是農藥商是否願意接受新的制度。


筆者於台大校園內觀察到之生物防治措施。圖片來源:王迺卉

不再當作物的直升機父母

因為作物是大自然無私的餽贈,農業必須攜手大自然一同工作。現今許多農友支持以草生栽培,讓作物與野草共生,採取「用昆蟲一物剋一物」的生物防治方法,積極減少化肥、農藥。這群農人不再只是以單一價值觀判定好壞,而是仔細觀察作物(孩子),幫助土壤(內在)恢復健康鬆軟的狀態。

人和大自然很像,如果恢復放鬆、給予彼此空間的關係,就能夠各自茁壯。而當消費者轉向支持環境友善的作物,更可以解決對工業化作物的不信任,放鬆對飲食安全的疑慮。農友專心種植,消費者專心購買。

作者

王迺卉

 

王迺卉,生長於台灣的母親、妻子、女兒、姊姊。Bard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氣候變遷政策組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博士候選人。夢想著自然再度佔領都市,持續關注都市永續、都市食物森林、氣候變遷調適、永續飲食以及孩童教育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