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出沒! 離岸風機可能衝擊全台1/3物種 生態對策不能等 |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深度報導

蝙蝠出沒! 離岸風機可能衝擊全台1/3物種 生態對策不能等

2019年11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蝙蝠用超音波偵測環境,還會被風機擊中嗎?「如果風機靜止不動的話不會,但是當扇葉高速轉動,蝙蝠飛行通過扇葉時,前一刻偵測到沒有阻礙能通行的地方,下一秒卻可能瞬間被扇葉擊中。加上扇葉運轉時會帶動氣流,蝙蝠太靠近的話,也容易被氣流捲進而受到重創。」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亞夫耐心解釋道。

2011年於彰化王功陸域風機調查所撿拾到的東亞家蝠屍體。圖片提供:周政翰。
2011年於彰化王功陸域風機調查所撿拾到的東亞家蝠屍體。圖片提供:周政翰。

蝙蝠屬於翼手目,全世界有多達1300種,是哺乳類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的第二大目,在台灣已知有37種蝙蝠。或許因為晝伏夜出的習性,多數人對於蝙蝠的了解不多;在風機生態風險議題上,蝙蝠所受到的影響不亞於鳥類,然而不論是在國際或者台灣,蝙蝠議題被注意到的時間也相對較晚。

缺乏明星光環 風機生態影響看不見的蝙蝠議題

「這是一個不被看見的問題,」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周政翰點出蝙蝠議題長期受到大眾忽視的癥結。蝙蝠不夠討喜可愛,也不是明星物種,加上體型嬌小又在夜間活動不易觀察,諸多因素使得蝙蝠長期處於「不被看見」的位置。「風機運轉會造成蝙蝠死亡,嚴重程度有時候甚至更甚鳥類。這是在歐美的研究報告中已經證實的。」西方國家針對風機對於蝙蝠造成的生態風險研究始於1970年代;在台灣則到2000年初期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迄今相關研究仍寥寥無多。

「歐洲的研究資料顯示,遷徙性家蝠類群的移動距離可達5、600公里以上,甚至有一個晚上從英國飛到荷蘭、飛行距離80公里的紀錄。非遷徙性的蝙蝠,也會為了覓食到海面上活動。」

周政翰2007-2008年在台中、彰化、雲林三個陸域風場調查到蝙蝠死亡情形,這也是東亞地區第一筆蝙蝠因風機死亡的資料。「蝙蝠被打到不一定會馬上死亡,可能還會飛行一段距離,加上屍體消失的速度很快,大約一週就只剩下白骨了。因此調查到的數值都是低估。」

至於蝙蝠為什麼會接近風機?一般認為主要是為了覓食,國外的研究資料顯示,河口會孕育許多昆蟲,而這些昆蟲可能被沿岸氣流吹到海面上,蝙蝠也就追隨著食物一起出海;在陸地上,有植物、有水、有光等吸引昆蟲的地方,也是蝙蝠頻繁出沒之處。

彰化王功的陸域風機。圖片提供:周政翰。
彰化王功的陸域風機。圖片提供:周政翰。

2017年李亞夫參與科技部「離岸風力發電對海洋生態影響之調查與評估-離岸風力發電對生物衝擊」計畫,調查離岸風機對於蝙蝠的潛在影響。計畫原意是要調查預定風場的生物族群狀況,以評估可能的生態風險。然而政府再生能源政策早已起步,在2013年就已經確定三個示範風場,當李亞夫前往福海、台電兩個示範風場進行調查時,海面上也正在動工建造風機,顯然無論調查結果為何,都已無法左右風場選址。

除了調查時機遲滯,研究經費與人員、設備、和天然環境的限制,也是阻礙調查的因素。蝙蝠在夜間飛行,在陸域風機的調查中,還能依靠人力在風機下撿拾被打落的蝙蝠屍體,但在離岸風場的研究樣區裡,就只能靠蝙蝠偵測器錄音、紅外線熱感攝影機、和氣象雷達這三種方式進行。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科學家在風機下找到灰毛尾蝠(Lasiurus cinereus)的屍體。圖片來源:Paul Cryan, U.S. Geological Survey(Public domain)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科學家在風機下找到灰毛尾蝠(Lasiurus cinereus)的屍體。圖片來源:Paul Cryan, U.S. Geological Survey(Public domain)

李亞夫參與科技部計畫期間,曾出海兩次進行調查,想確認「預定風場的海面上有沒有蝙蝠出沒」,卻因經費有限,第一次他配合海洋大學的海洋研究調查船「海研二號」出航,但是研究船有固定採樣的路線和時間,在計畫預定樣區——彰化外海停留的時間,是從清晨到傍晚,等到傍晚結束調查返航,這時候蝙蝠的活動高峰期才正要開始。因此這一次調查只蒐集到樣區以外海域的資料。

調查時間難以相互結合,是他遇到的第一個難題。第二次他自己雇用民間漁船,依照正確的時間和路線出海,這也是計畫中唯一一次有效的調查,但可惜還是未能蒐集到關鍵性的證據。

在「缺乏基礎資料」的背後:海上調查阻礙重重、且很燒錢

科學研究講求實證,有幾分證據才說幾分話,但尤其是在離岸海域的研究裡,「證據」得依靠高額經費才有機會企及。若是一般陸域的生態調查,研究人員克難一點、輕車簡從總還能蒐集到一些資料,但是離岸海域的調查得出海進行,雇船、人員訓練、油料等等都必須花錢,經費與設備直接影響了採樣次數;採樣不足,也就難以得出明確的結論。李亞夫原本預期科技部的四年計畫完成之後,能夠獲得較完整的樣本和研究結論,然而調查才進行到了兩年,計畫卻在2019年遭到終止,研究也只能無疾而終。

「但是確實有漁民在海上看過蝙蝠,」李亞夫強調。此外,生態顧問公司也在2018年的調查中記錄到台灣第一筆離岸海域的蝙蝠活動資料。

福爾摩莎自然史資訊有限公司在西海岸九個潛力場址進行海上生態調查,該研究的主要標的不是蝙蝠,不過也在船上裝設蝙蝠錄音偵測器蒐集資料,並將資料委託馬來西亞國立大學訪談學者黃俊嘉分析。研究成果發表在2018年底「風力發電對鳥類與蝙蝠之潛在生態議題」研討會上。[更正註1]

東亞家蝠。圖片提供:周政翰。
東亞家蝠。圖片提供:周政翰。

黃俊嘉表示,研究人員在調查過程中觀察到船上的燈光會吸引蝙蝠接近,而風機裝置上也有燈光;另蝙蝠的飛行高度最高可到3000公尺,亦在風機的扇葉半徑之內。這些都是離岸風機是否會影響蝙蝠生態的重要因素,礙於目前調查資料不足,無法進一步證實。研究團隊根據經驗數據和文獻資料,推估至少1/3的台灣蝙蝠物種[更正註2]可能因為離岸風場的建設受到影響,強調相關研究與解決策略的迫切性。

陸域風機調查:已證實會影響蝙蝠生態 風場區位是關鍵

離岸海域調查受挫,李亞夫也同步在陸上做研究。他連續兩年調查彰化王功、線西、崙尾和雲林四湖等四處陸域風機,觀察到蝙蝠確實會在風機扇葉的半徑內、圍繞著風機飛行,他也在風機底下撿拾死亡的蝙蝠屍體,摺翅福、棕蝠、家蝠、絨山蝠、山家幅、鼠耳蝠都榜上有名,這些大多是低海拔到淺山區常見的物種,雖然有時候撿到的屍體已經毀損嚴重,無法辨認出確切的物種,也不能排除其中有特有亞種金黃鼠耳蝠的可能性。

從撿拾的蝙蝠屍體數量推估[1],彰化王功、線西、崙尾三個陸域風場,一年的蝙蝠死亡量約585隻;雲林四湖風場一年估計死亡量就有300隻。「而且這些數值絕對都是低估。」李亞夫說明,調查方法是依靠人工在風機下方圓10公尺內撿拾蝙蝠屍體,撿拾頻率、地形環境、周遭施工、甚至流浪動物都會影響屍體拾獲的數量。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雲林四湖僅僅10支風機,蝙蝠的死亡率卻遠高於彰化的風場。歸納原因,李亞夫發現,關鍵不在於風機數量,而是風場的地點。調查發現,蝙蝠出現和死亡的數量,與地表植物覆蓋率、水體面積呈正相關,而與人工鋪面覆蓋率呈負相關,換言之,在良好的棲地環境中,會有許多蝙蝠活動覓食,當風場位置越靠近這些蝙蝠活動熱區,也會造成較多個體死亡。

彰化王功陸域風機。圖片提供:周政翰。
彰化王功陸域風機。圖片提供:周政翰。

風機與蝙蝠衝突並非無解  國外研究有對策

歐美風力發電起步較早,大約在21世紀初開始注意到風機的生態問題。2003年美國佛羅里達電力公司(Florida Power & Light, FPL,隸屬NextEra Energy)在位於西維吉尼亞州的風場風機底下發現數百隻蝙蝠屍體,引發政府與產學界關注。由此開啟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資料累積與學術討論,並提出了許多有效的防範措施。

「例如一個有效的做法,是在風速過低(5-8公尺/每秒)的時候停止風機運轉。」李亞夫說明,蝙蝠在低風速時活動旺盛,此時的發電效益差,停止運轉對發電而言損失也不大;當風速較高時,蝙蝠會停止活動,此時也是發電效益較佳的時刻。依照風速去管理調節,是能夠兼顧生態與發電效益的做法。

「風場在營運期的管理相當重要。」李亞夫列舉目前已知有效的防範策略,包括在特定敏感區位的風場風機上裝設儀器監測蝙蝠活動;或是安裝會發出干擾聲波的儀器(UAD,Ultrasound Acoustic Deterrants)嚇阻蝙蝠靠近風機等。

周政翰也提到,有國外研究指出,將風機架在平地而非丘陵上,或是降低1%轉速,都能夠減少蝙蝠死亡率。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科學家在科羅拉多州一處風場附近架設雷達儀器,偵測鳥類與蝙蝠的飛行。圖片來源:Todd Preston, USGS(Public domain)

國外對於降低風機生態影響的防治措施,已有不少成熟作法,但是要採取哪一種方法、如何因應環境調整操作細節,都必須要有充分的研究調查作為基礎。因此李亞夫強調,大量的生物學、生態學研究是必要的,如果能知道蝙蝠在一年當中哪些月份、甚至是夜晚的哪些時段是活動高峰期,以及行為模式為何,就能更有效地研擬預防對策。

讓綠能成為真正的「乾淨能源」 學者:技術不是問題 態度才是

圖片來源:Marcos Gorresen, Hawaii Cooperative Studies Unit. Public domain

夏威夷歐胡島的風場研究計畫之一,近紅外圖像顯示出一隻飛行中的夏威夷灰白蝙蝠。圖片來源:Marcos Gorresen, Hawaii Cooperative Studies Unit(Public domain)

2003年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發現,也催生出跨界的蝙蝠保育組織「蝙蝠與風能合作社BWEC,The Bats and Wind Energy Cooperative」,合作社組織成員包括蝙蝠保育團體(BCI)、美國政府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美國風能協會、與能源局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橫跨產業界、政府組織、研究單位與保育團體,透過學術研究與策略協商,致力於尋找更有效的防範策略。

台灣首座離岸風場已完工進入試營運階段,預計年底前正式商轉;在陸上也已有30座風場、近350支風機。如何讓綠能成為真正的「乾淨能源」?除了上述國外作法可供借鏡,李亞夫認為,評估已選定場址的生態風險、並擬定減緩策略是當務之急。

「歐美許多國家已經將風機對蝙蝠的生態影響評估納入規範中。台灣的基礎資料不足,更應該立刻開始進行。」李亞夫建議,已經通過的開發案,可以在運轉前至少做一年的前期調查,在風場規劃上加入生態預防措施,同時在營運之後,也應持續監測評估防禦措施的成效。「相關的技術和知識都有,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不要朝這個方向去做。這不是技術問題,是態度的問題。」

*註1:扣除蝙蝠冬季休眠或是風勢太強蝙蝠不活動的日數,以一年300天的活動量推估。

*2019.11.20更正註1:
1. 福爾摩莎自然史資訊有限公司的海上生態調查並沒有發現九種蝙蝠,部分物種尚未經證實,故修正。原內容為「結果共記錄到有9種蝙蝠在海上活動,其中包含摺翅蝠(Miniopterus fuliginosus )和馬來西亞狐蝠。」
2. 原文誤植生態顧問公司全名,「福爾摩沙」應為「福爾摩莎自然史資訊有限公司」。

*2019.11.25更正註2:原文將「衝擊1/3物種」誤植為「衝擊1/3族群」,特此更正。

錯誤之處造成受訪者與讀者困擾,謹此致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