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砌石成金的人 ——「步道師」之我見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劉克襄:砌石成金的人 ——「步道師」之我見

2019年02月24日
文、圖:劉克襄

步道師

他們嘗試用和善的工法,在允當的場地,以最輕微的干擾,鋪設一條貼近環境的小路。

小,意味著,對曠野山林的謙卑。人類應該學習,微不足道的前行。過去我們一直疏忽了這種小路美學的存在,以及修築技藝的重要。現在環境意識抬頭,珍惜交通往來的方式,自當視為尊重自然生態的起手式。

而這些辛苦修路的人,多半是大量付出體力的勞動階層,素來不為社會所重視。如今容我們試著找到一個貼切的名詞,「步道師」,尊稱其職和代表的意義。未來這個頭銜,或許更該獲得一些嚴謹的規範,隨著手作步道的廣泛推廣和實踐,形成愈加成熟的共識。

步道師

前些時,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各界學者專家經過開會,認同此一名字的意義。回家後,我也有些心得,順手筆記一二,跟大家分享。

好的步道師除了擁有常年修路的經驗,在修築的過程裡,勢必盡量擷取在地現有的自然資材,作為舖路要素,而非藉重機械等技術來協力。那是充滿智慧的手作過程,懂得尋找到合宜而紮實的方式,兼而樂於跟他人分享相關的技能。

步道師的社會背景也其來有自。減碳減塑,去經濟開發思維,活絡自我身心,避離高污染水泥化的都會空間,都是興成的因由之一。步道師從事的工作絕對是環保運動的一環,其信念立基於反對水泥工程,以減法面對一個區域的未來發展。

榮譽步道師如何認定,又是另一個更高的位階。

在手作步道風氣打開後,針對各地山路野徑的施作模式,我們很幸運,還能及時於這個年代,從不同族群和部落,找到一些擁有風範的長輩。透過他們承傳自祖先的豐富經驗,爬梳更具人文色彩,兼具環保意識的內涵。

他們因常年浸潤於此一工作,善於靈活的面對地理環境。其工藝養成直接來自一石一木。久而生巧,熟而成術。同時,安於簡樸,懷抱這一手作技藝的文化價值。他們絕不只是一個區域道路的友善製造者,而是透過身心勞動,展現民族風物美學,甚而融合外來技術,創造自己的風格。


手作步道用到的工具。

在現有島內步道的多樣風貌裡,他們或只僅守於小地方,卻展現手作的最終意義。透過一條路跟環境的良好互動,或連結、創造產業多樣,或陶治、摸索生活奧義。這一兩造皆宜的位階,都能歸納手作步道美學的獨特和時代必要性。

他們是孤單的先行者,直接以土地創作,長期地豐厚了這個行業的榮光。日後則繼續用熱情承傳,給予後代條條小路通往郊野的美好價值。

※本文原刊於作者臉書 劉克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