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利 | 環境資訊中心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文章列表

2022-02-15 10:55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里茲大學的新研究,當氣候危機使永凍土融化,可能釋放出罕見放射性氣體「氡」到北極各地社區,而這種氣體具引發肺癌的風險。 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區。圖片來源:Ninara/Flickr(CC BY 2.0) ...
2022-02-14 10:49
氣候組織「新氣候研究所」(New Climate Institute, NCI)分析全球25大企業的氣候目標,並發現雀巢、IKEA等企業的誠信度非常差。 這25家跨國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5%,其中有18家的氣候目標經「科學基礎...
2022-02-11 10:57
一份新研究分析了自波多黎各瑪莉亞颶風(Hurricane Maria)倖存的獼猴,並發現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加速人類老化。 研究分析經歷過2017年波多黎各瑪莉亞颶風的獼猴,發現獼猴平均衰老了近兩年。圖片來源:擷取自The ...
2022-02-10 10:57
根據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的研究,富人的碳足跡遠遠高於窮人,且其碳排量在全球的占比仍在持續增加。 根據研究,2015年時,最富有前10%人口排放了全球49%的溫室氣體,而全世界後50%的貧窮人口排放量占比為7%。圖片來源:Zo...
2022-02-09 10:53
在成員國間正反意見激辯之下,歐盟執委會終於在2日發布《永續金融分類標準》,將部分型態的天然氣和核能認可為「過渡性」永續能源。此舉遭環團形容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漂綠活動」。 環境運動者阻止一艘載有天然氣的船在西班牙運送貨物...
2022-02-08 10:33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前主席、法國能源管理局前局長等專家聯合發表聲明指出,核能不會是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行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而且難以快速帶來顯著效益。 世界各國專家警告,若以核能作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手段,將產生一系列問...
2022-02-07 10:43
專家小組警告,單單是擴大國家公園和保護區並不足以阻止對自然的破壞,須立刻針對過度消費、不當補貼措施和氣候危機採取緊急行動。 專家小組警告,單單將30%以上的的海洋和陸地納入保護區,並不足以阻止對自然的破壞。圖片來源:Tee...
2022-01-28 10:52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一份報告,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必須先實現「全球經濟的徹底轉型」。 麥肯錫估計,要阻止氣候危機,接下來幾十年,全球每年需要投資9.2兆美元。圖片來源:Anastasia Palagutina/Un...
2022-01-27 10:54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專家與巴基斯坦信德省野生動物部合作,成功用衛星訊號發射器標記三隻瀕危的印度河豚(Indus River Dolphin,學名:Platanista gangetica minor ,為南亞河豚的印度河亞種),是首次將...
2022-01-27 10:30
去(2021)年12月,超級颱風雷伊(Rai,當地稱Odette)重創菲律賓,造成400多人死亡、近700萬人失去家園或工作,災情慘重。民間再次呼籲,在人道救援之外,應建立「災害與損失賠償機制」(Loss and damage),以協助受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