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9.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破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生命力新聞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台灣立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推薦瀏覽
生態綠:公平貿易、綠色消費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台灣環境行動網
東亞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新世代青年團
珊瑚礁學會
  志工假期神戶行 用雙手維護文化資產

六甲山莊是日本近代的文化資產
六甲山莊是日本近代的文化資產

日本Amenity2000慶祝協會成立10週年,今年特地舉辦國際工作假期,讓來自台灣、英國、韓國及日本的9名志工齊聚日本神戶六甲山莊,完成為期6天的工作假期,達成國際交流目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孫秀如表示,Amenity2000透過工作假期,經營志工及會員的方式,提供台灣NPO參考的模式。

六甲山莊為日本近代文化資產,目前為Amenity2000協會所有。山莊於2008年7月5日對外開放,管理方式則是維持山莊原有的氛圍。志工重新油漆山莊的窗戶,進行山莊地板的木工整修、整理山莊周邊環境、移除在地的強勢種笹等工作。理事長清水彬久先生表示,透過這次的工作假期,動員了很多會員和志工,同時也創造了凝聚Amenity2000向心力的機會。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明日香工作假期 台日交流的友好平台
對歷史的新體悟 生態工作假期重看台日關係
台日環境信託合作 協力維護飛鳥川農村景觀
鳥居‧泥土‧啤酒 看見台日工作假期交流
 

我們的島:雨林之淚

綠領經濟封面小圖

採訪:于立平、陳佳利;攝影:柯金源、陳添寶;撰稿:陳佳利;剪輯:陳添寶

注意過嗎?有一樣東西,每天陪著我們生活,它為我們散布消息、傳遞知識,也為我們運送物品、抹去髒污,總有許多時候,我們少不了它,它就是,紙。

根據造紙工會統計,目前台灣每人每年用掉205公斤的紙。其中和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家用紙,平均每人1年用掉8公斤左右。在台灣,光是家用紙的市場,每年就高達100億以上。當我們享受紙的溫柔,也牽動遠方的森林...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黃慧珊

紐西蘭第2大都市基督城4日發生規模7.0強震,造成大規模破壞,所幸強震發生在天亮以前,路上行人稀少,人員傷亡輕微,目前該市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在台灣,莫拉克災後已逾1年,漁業署表示,養殖業復建逾9成,預計今年底完成階段性重建復養工作。高雄縣大社工業區工廠發生空氣汙染,楠梓區自救會提出建立汙染指紋資料及空汙自動監測儀等訴求,並要求撤換工業區服務中心官員。

能源議題方面,德國政府委託的一項研究於8月底出爐,建議核電廠延長營運年限最長可達20年。德德國再生能源聯盟主席克魯斯曼認為,核能延役將導致再生能源的投資低迷,特別是在政府宣佈減少部分形式再生能源的補助之後。

遇上全球暖化的糧食問題更是不容忽視。美國研究單位與近40名各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亞洲地區的冰川除了因氣候暖化原因陸續出現消退現象外,冰川提早融解,可能會釀起更多旱災並影響農作物收成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專家不該專門騙人家

捷運新莊線機廠段工程將造成樂生院區滑動崩壞。

作者:潘翰聲(綠黨召集人)

中科三期原環評被法院撤銷後,環保署以補件續審方式,將不存在的鬼環評死而復生,依照沈世宏署長先前的預言,在8月底之前完成,未依環評法進入第二階段的實質審查。這不僅是把環評法寫入死亡筆記本,也預告了死神將來奪取中部人的性命,吳敦義和沈世宏的終極王牌,有系統地運用專家背書來對抗司法,如果專家變成「專門騙人家」,就淪為官僚殺人的幫凶。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全民來認股‧守護濁水溪:第二階段認股全面啟動

捷運新莊線機廠段工程將造成樂生院區滑動崩壞。

2010年4月展開的「全民來認股‧搶救白海豚」信託行動,第一階段200公頃已告一段落,五萬人民的參與,為台灣的保育行動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9月1日,我們將正式展開第二階段認股行動,目標面積為800公頃,每一股同樣是一平方公尺119元,目的要募集800萬股。

邀請您與我們一起保存台灣西岸僅存的完整泥質潮間帶生態系,更歡迎您「樓上揪樓下、阿母揪阿爸」,邀約三位朋友共同參與認股行動,攜手守護我們的土地及子孫的未來。

精采內文

 

 


 
志工假期神戶行 用雙手維護文化資產

本報2010年9月6日日本神戶訊,記者曾彥蓉報導

來自台灣、英國、韓國及日本的九名志工,9月1日齊聚在日本神戶六甲山莊,完成為期六天的工作假期。六甲山莊為日本近代文化資產,目前為 Amenity2000協會所有,理事長清水彬久先生表示,今年為了慶祝Amenity2000十週年,特地舉辦國際工作假期,促進國際文化的交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體驗日本文化;也創造一個機會,讓Amenity2000有機會和各國組織接觸,並且建立關係。

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戶的六甲山莊,是由旅日美籍慈善宗教家及建築師瓦歷斯(William Merre ll Vories)於1934年所建造。Vories為了宣揚基督教理念,自1905年到日本,傳教同時也開始進行歐式建築的推廣,並且於1909年開設建築設計事務所。1907至1943年期間,於日本設計了1398處建築,有百貨、飯店、教堂、學校、高爾夫球場及度假山莊等,影響日本建築文化甚深。除此之外,也有七次造訪韓國的經驗,於韓國設計了146處建築,但在經歷二次大戰及朝鮮戰爭後,諸多建築物已遭破壞;至今,台灣、中國、夏威夷及斯里蘭卡亦有 Vories的建築遺跡,台灣淡水女子學院及台北馬偕醫院都是Vories所設計。

Amenity2000理事長清水先生於2001年第一次造訪六甲山莊時,這山莊還是甲南女子學院的校舍,且歷代管理者將建物保存良好,因此清水先生當下即被這建物所感動,認為這建物若好好活用,必定可以讓更多人感受這建物的獨特魅力。經過一番波折後,六甲山莊正式於2008年3月25日,由 Amenity2000協會以2500萬日圓買下,這也是該協會的第一號信託地。

六甲山莊於2008年7月5日開始對外開放,所進行的管理方式則是維持山莊原有的氣氛,不只保存建築物外觀,連內部裝潢風格也完全保留下來。本次參加工作假期的志工,重新油漆山莊的窗戶,進行山莊地板的木工整修,以及整理山莊周邊的環境,包括移除在地的強勢種笹(SASA,一種小型竹子),以及枯木的撿拾、砍伐及整理。除此之外,Amenity2000為了讓志工體驗日本茶道文化,設計了製造茶道場地的工作,在活動的第三天上午完成工作;傍晚,即讓全部志工換上日本傳統和服,於剛完成的茶道場地,由專業老師指導,進行日本茶道儀式。

假期部分,也安排設計讓志工自己製作大阪燒、烤比薩、BBQ,並且嘗試在地的關東煮、日本料理等;也帶來自各地的志工們至有馬溫泉體驗日本的泡湯文化,除了文化體驗外,因六甲山位於瀨戶內海國家公園之內,主辦單位也安排了六甲山自然保護區的參觀與解說行程。志工們無不開玩笑說,這是「Working, Walking and Eating Holiday」。理事長清水彬久先生表示,透過這次的工作假期,動員了很多會員和志工,其實創造了凝聚Amenity2000向心力的機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表示,從報名開始,就感受到日本NPO組織做事的細心與用心,Amenity2000透過工作假期,經營志工及會員的方式,提供台灣NPO參考的模式。

Top

 
我們的島:雨林之淚

採訪:于立平、陳佳利;攝影:柯金源、陳添寶;撰稿:陳佳利;剪輯:陳添寶

注意過嗎?有一樣東西,每天陪著我們生活,它為我們散布消息、傳遞知識,也為我們運送物品、抹去髒污,總有許多時候,我們少不了它,它就是,紙。

根據造紙工會統計,目前台灣每人每年用掉205公斤的紙。其中和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家用紙,平均每人1年用掉8公斤左右。在台灣,光是家用紙的市場,每年就高達100億以上。

當我們享受紙的溫柔,也牽動遠方的森林...

台灣的木材與造紙原料,9成以上仰賴進口,當中有許多來自東南亞,遠方大樹的命運,和我們緊緊相繫...

當伐木的腳步踏向原始森林,鍊鋸之下,是樹的委屈,是樹的身不由己。

倒下之前,它是調節氣候、保護水源的功臣。它是守護眾多生命的巨人。它的故鄉,是全球3大僅存的熱帶雨林之一,減緩氣候暖化的重大關鍵。它腳下的土壤是特殊的泥炭地,全球只有東南亞地區才有,泥炭地只佔全球3%的陸地,卻儲存了陸地生物圈20%以上的碳儲藏量,同時也是熱帶雨林的基因庫。

泥炭地森林是瀕臨絕種的蘇門達臘虎最後的藏身處,也是紅毛猩猩的夢土。但棕櫚業和製紙業的擴張,迅速吞噬了熱帶雨林與泥炭地森林,也影響了在森林周圍生活的人群。

來到全球最大的群島國─印尼,在2億多的人口中,仍然有350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蘇門達臘的原始雨林正被清整,伐木之後,居民只能在土壤中搜尋僅剩的木材資源,收集小樹枝賣給造紙工廠,挖掘大樹根燒成木炭賣給周圍村莊。原本生生不息的森林,變成死氣沉沉的土地。

森林周圍的居民,原本就是經濟弱勢的一群,失去森林的庇護之後,所謂的林業,真的能幫助他們翻越那條看不見的貧窮線嗎?林業每年為印尼帶來70億元的收入,代價是熱帶雨林消失。綠色和平組織駐印尼代表Nur Hidayati表示,印尼每年損失160萬公頃的雨林,如果繼續下去,到了2020年將會失去所有的低地雨林。

剛果、亞馬遜和東南亞地區是全球僅剩的三大雨林,擁有全球50%以上的物種、超級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綠色和平組織更表示,因為森林破壞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總量的1/5,沒有大量工業的印尼,就因為雨林砍伐而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遠在台灣的消費者也可能是幫兇。

目前台灣紙漿有1/10是從印尼進口,是印尼的第7大紙漿原料消費國,綠色和平組織指出,當中大部分來自金光集團旗下的亞洲漿紙公司 APP(Asia Pulp &Paper Group)。因此他們呼籲消費者從日常用紙的選擇做起,抵制APP及其產品,直到金光集團停止開發熱帶雨林。

綠色和平委託獨立檢測機構,分析APP賣到台灣的8種紙張樣本,發現其中3份含有天然林的纖維。亞洲漿紙APP 總經理Aida Greenbury說明,APP使用很多種纖維在產品中,包含75%的人造林纖維、再生纖維以及退化林地清整後的廢木渣,因此才有這樣的檢驗結果。

作為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是印尼重要的經濟支柱,印尼政府將1億9千萬公頃的國土,劃出3%作為人工林的經營範圍,面積570萬公頃。其中APP取得的合法開發面積為191萬公頃,截至2009年,APP已經開發超過90萬公頃的人工林。

綠色和平組織駐印尼代表Nur Hidayati說,印尼的泥炭地森林裡面含有很多碳 如果開發成人造林會產生很多二氧化碳,因此目前印尼成為全球第3大碳排放國,而APP正大力往這些泥炭地擴張。

亞洲漿紙APP 總經理Aida Greenbury回應說,印尼政府有非常嚴苛的法令規定原始林必須被保護,漿紙產業只被允許開發沒有價值的荒地,或是退化林APP的漿紙原料供應商百分之百取得執照合法營運,綠色和平組織的指控不實。

環保團體指出,印尼的雨林正以每分鐘10個足球場大小的速度消失,印尼的法律是否對雨林妥善保護,是另一個該思考的問題。

森林是木製品和紙漿原料的生產地,更是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關鍵,生產與生態如何取得平衡,是全球性的考驗,當然企業與消費者都有責任。

常常我們這樣隨手一抽就用掉了一張紙,按一個列印鍵,又用掉了一張紙。台灣每年用掉約20萬噸的家用紙,相當於砍了400萬棵森林原木,消耗掉600座大安森林公園,每個人都該用心面對一張紙背後的代價。

除了從源頭減量,也有些企業嘗試將回收的廢紙再利用,來減少對木材的需求,每回收一噸廢紙,能少砍20棵樹。廢紙回收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再生紙做成的文具用品很常見,但是用廢紙再造的衛生紙,直到去年才在市場中露臉。在竹北的一家工廠裡,廢紙展開一場重生之旅。

再生紙雖然減少了森林的砍伐但是回收再製的過程,還是耗費一些環境資源。如何降低造紙過程對環境的傷害,還有不使用原始森林的木材或紙漿原料,是企業的基本良知。

而扮演消費者與企業之間橋梁的通路商,也能對環保有所發揮。大潤發公關經理何默真說,目前再生衛生紙在市場上的比例,還是很少,希望能盡力推廣,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如果更多的人願意買環保的東西,就可以增加環保商品的銷售。

走進賣場,家用紙販賣區永遠都有消費者穿梭,面對這生活中少不了的一次性用品,除了選擇再生的產品,也可以尋找永續林業認證標章,其中FSC標章代表的是產品通過全球最嚴格的森林管理認證體系,紙漿來源不砍伐原始森林,來自適度管理的人工林。

如果紙中有雨林的眼淚,我們能不能設法讓雨林別再哭泣?如果方法就在這一張張貼近肌膚的紙當中?守護森林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為氣候、為空氣、為水,也為自己。

採訪側記:

如果為了增加紙漿生產,傷了蘇門達臘虎,傷了紅毛猩猩,傷了古老大樹和當地的弱勢族群…那這一張張柔白的紙就是利刃,正捅向地球的生態要害—熱帶雨林。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強震來襲 紐西蘭基督城緊急狀態

摘錄自2010年9月4日法新社紐西蘭報導

紐西蘭第2大都市基督城(Christchurch)4日發生規模7.0強震,造成大規模破壞,市長派克(Bob Parker)宣布該市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派克透過全過性廣播說:「我們已經決定發布全市進入緊急狀態。如此一來,必要時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協助民眾從建築物中脫困、關閉街道。」

派克表示對於地震造成的災情大感震驚,比原先想的還要嚴重。

多棟建築物正面毀損造成道路封閉,停在路旁的汽車被壓垮,電力中斷,好幾座橋樑斷裂,路面四處散落破裂窗戶掉下來的碎玻璃。

民防官員說,還好強震發生在天亮以前,路上行人稀少,否則災情可能會更慘重。

Top



 
  漁業署:養殖業復建逾9成

摘錄自2010年9月5日中央社報導

選舉近,災後重建進度受質疑。農委會漁業署表示,莫拉克災後逾1年,逾9成養殖漁業已完成復建,重災區的屏東縣也已完成逾8成、597.69公頃的復養工作。

漁業署表示,莫拉克風災特別預算為98到101年,包括短期內實施養殖漁業產業輔導專案措施,補助漁民復養相關資材,截至8月底計核撥7819戶,計新台幣5億9000餘萬元,復養魚塭面積約1萬251公頃,牡蠣290.95公頃、125棚。   另為迅速恢復養殖,補助辦理清淤或客土、魚塭消毒或水質改善、購買魚苗等漁業產業重建措施計畫,受益面積達1.4萬公頃。

同時,莫拉克災後養殖設施復建工程7億元,已辦理跨年度漁業復建工程核定45件、5.9億元,迄今完工26件,以執行養殖魚塭集中排水路基礎設施復建與海水供應設施整建等工程。

漁業署表示,迄今已完成全國逾9成復養成果,預計今年底完成階段性重建復養工作。

Top

 

  反大社空汙 自救會提4訴求

摘錄自2010年9月5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高雄縣楠梓區五常里、享平里緊鄰高雄縣大社鄉,居民認為大社工業區工廠製造空氣汙染,嚴重影響身體健康,4日下午舉行「反大社工業區空汙研討會」,提出建立汙染指紋資料及空汙自動監測儀等訴求,並要求撤換工業區服務中心官員。

自救會指出,大社工業區工廠製造的空氣汙染,至少有18種有害原料、產品。自救會也提出4項訴求,分別是建立大社工業區各工廠的汙染指紋,和週界紅外線空汙自動監測儀,五常、享平里民全面抽血健康檢查,並由學術單位進行健康風險評估,環保署直接派員到當地稽查空汙,嚴厲處罰不肖廠商,並撤換大社工業區服務中心未做好監督工作的官員。

Top

  德國總理考慮核電廠延役 仍多爭議

本報2010年9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德國政府委託的一項研究於8月底出爐,建議核電廠延長營運年限,建議最久延役20年。

在這份報告中,三位分別來自科隆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EWI)、瑞士經濟預測顧問公司(Prognos AG)和與經濟結構研究所(GWS)的專家,針對一系列的不同能源目標情境(scenarios),分別建議核電廠延長運作 4、12、20與28年。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近日巡視全國發電廠巡視,27日於巡視後表示,到了2050年,再生能源應該要供應全國能源需求的一半,因此核電與燃煤發電會繼續營運,直到乾淨能源能夠完全滿足能源需求。

她接受德國媒體ARD訪問時說:「就技術層面,(延役)10到15年是合理的。」

梅克爾援引前述的研究報告,表示這樣的延役年限可確保德國在過度到再生能源時,能源需求能被滿足。她補充說,核電再延長10到15年,會讓能源價格受到控制,並可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

梅克爾說:「身為政府首長,我必須考量如何兼顧安全,這是核電最重要的原則。」

曾擔任環境部長的反對黨領袖社會民主黨黨魁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批評梅克爾的決策,他告訴記者:「總理的聲明顯示,這個決策並非根據永續的能源規畫,而是核電企業集團頑固死硬的遊說使然。」

德國再生能源聯盟主席克魯斯曼(Björn Klusmann)則表示:「德國電力的供應有80%掌握在4家大公司...我們需要的是能在能源領域上有更多的競爭機會,若是我們逐步廢除核電並讓(再生能源)投資者裝設新的發電容量,我們就可辦得到。」

但若是核電在市場上被賦予如此高的地位,克魯斯曼認為,再生能源的投資將會低迷,特別是在政府宣佈減少部分形式再生能源的補助之後。

綠色和平組織也強烈批評梅克爾,該組織能源專家波凌(Andree Böhling)指責總理依據她的決定而故意操控報告「引導至預期的成果」。他說梅克爾的作為「違背人民意願,並獨厚4家企業的利益,讓她自己成為企業的總理」。

核電廠延役的爭論也引爆德國國會的激烈辯論。梅克爾曾表示,延役的決定會避開德國國會中的參議院,也就是由全德16個邦代表組成的上議院 (Bundesrat),目前由反對黨佔多數。然而,內政部與司法部則有所顧慮,認為延役超過10年可能需要經過參議院許可,否則便違法。

德國有17座核電廠,目前不確定有多少座將核准延役。

8月27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則顯示,56%受訪的德國民眾反對核電場延役超過2021年。

Top

  亞洲冰川消失 科學家憂心影響收成

摘錄自2010年9月1日台灣醒報

根據美國研究單位與近40名各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亞洲地區的冰川除了因氣候暖化原因陸續出現消退現象外,冰川提早融解,可能會因此釀起更多旱災,以及影響當地農作物收成。

這份由美國地質調查研究所結合全球39名科學家的調查報告指出,亞洲地區包括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不丹及哈薩克等地區的冰川。其中不丹境內的冰川在過去30年,已經減少8.1%,印屬喜馬拉雅山的僑達安喜格里冰川(Chhota Shigri Glacier)13年來已減少12%,另外甘戈特里冰川過去16年,也已減少12%。

美國地質調查研究所報告也指出,中國境內的冰川面積屬亞洲第2大,總面積約59424.96平方公里,美國科學家費里尼奧表示,「最令外界關心是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因為這裡的冰川影響到數千萬人的生活,而且供應印度北部河川的水源。」

科學家認為冰川融解對於亞洲乾季時的農業活動影響至鉅,但受氣候暖化影響,冰川融解時間提早,一旦再加上春季或夏季雨量,容易造成洪水災難,特別是冰川附近的地區最容易受到暴漲洪水襲擊。

研究也指出,冰川融解對於亞洲地區的洪水與旱災發生頻率有關,甚至全球水位高漲也脫不了干係。

Top

 
論壇:專家不該專門騙人家

作者:潘翰聲(綠黨召集人)

專家=專門騙人家?

這是一句玩笑話, 但當他變成真的,就笑也笑不出來了!

接下來,將揭露李俊璋、溫啟邦、陳長文沒有告訴你的事。

中科三期原環評被法院撤銷後,環保署以補件續審方式,將不存在的鬼環評死而復生,依照沈世宏署長先前的預言,在8月底之前完成,未依環評法進入第二階段的實質審查。這不僅是把環評法寫入死亡筆記本,也預告了死神將來奪取中部人的性命,吳敦義和沈世宏的終極王牌,有系統地運用專家背書來對抗司法,如果專家變成「專門騙人家」,就淪為官僚殺人的幫凶。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李俊璋教授,擔任環評專案小組健康風險評估專家會議主席,以強行表決掩蓋尚未釐清的多項爭點,31日環評大會當天身在美國都還用skype連線開會,配合沈世宏中科三期風險可以接受的說法,主張健康風險評估可以不需評估背景值。這不僅違背專業,有如醫生開藥不看病歷;也違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常識,只計較稻草多輕,卻不管駱駝已有的負擔有多重。

李俊璋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李俊璋教授接了環保署超過一億元的案子!

李俊璋教授背後沒有公開的是,他在過去10年來國、民兩黨通吃,所承接環保署16項委外研究計劃,累計金額高達1億1千9百96萬1000元,這會不會影響他在環評審查過程的公正性與專業性呢?

先看看國際上的狀況

1954年首度證實吸菸與肺癌相關的英國流行病學泰斗杜爾(Richard Doll),辭世後所公開的文件被人發現,他在1970年代起私下大量接受孟山都、道氏化學等大廠資助,這極可能是晚年轉向保守,淪為產業界打手的物質基礎。連學界大師都會晚節不保令人唏噓,實在無法想像不顧清譽的學者專家,在魔鬼撒旦的誘惑下,會如何出賣良心。

再看國內其他的案例

來自石化業健康專家──溫啟邦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研究員,8月4日於聯合報發表「石化影響院士懂  美歐不懂? 」,引用杜爾的研究,認為整體石化工業對全體員工民眾之影響,達不到所有人類癌症的百分之4,以強力抨擊李遠哲、周昌弘等18位中研院院士反對國光石化。溫啟邦沒有提到的是,杜爾這篇文章是在1981年發表,近30年來難道世界上都沒有最新的研究?他更沒有告訴大家,他自己所謂「石化業內癌症之影響」專業,其實是在美國海灣石油公司(後與加州石油合併為雪佛龍)的工作經歷。吳敦義竟親自接見出身石化業的專家來大談健康風險,並考慮用電動車幫國光石化減碳,其幕僚作業連網路搜尋引擎都沒用到?簡直是請鬼拿藥單!

回到中科三期本案來看

陳長文陳長文在8月16日於中國時報發表「法律記者會三言少了兩語」,為行政院、國科會「停工不停產」的決策護航,文末落款的作者背景是「律師、法學教授」。但他並未揭露自己所經營的理律法律事務所與本案的利益關係,國科會的2位訴訟代理人蔣大中和莊郁沁,分別是理律合夥人和資深律師,陳長文難脫老王賣瓜之嫌,卻讓讀者誤以為是獨立的專業法律見解。

公共論辯原本應該將言論與身份分離「不以人廢言」,但是就連有公民社會約束傳統的西方社會,都發現政府、專家、學者都無法保持絕對中立,也就是不存在真空社會裡的公正客觀,因而形成了利益迴避和公開揭露的陽光原則。比如在用錢拚輸贏的金融業,每一篇產業研究報告和個股研究報告,都會在尾巴留下又臭又長的附註,揭露該公司與投資標的的往來關係。

在台灣學術界,承接政府和企業委託計畫,已是各領域「大牌教授」的普遍現象,如果馬上規定承接政府計劃案就不能擔任環評、都市計畫、樹木保護、古蹟審查等委員會委員,可能會「衝擊過大」致使政府陷入停擺。但在目前的過渡期,至少應該公開揭露所有環評委員目前和過去委託案的目錄和金額,這也是民間的環評監督行動聯盟在3年前就已經提過的公開訴求,環保署何時才要建立制度,讓陽光照亮環評的黑箱呢?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為地球嗆聲

Top

 
行動參與:全民來認股‧守護濁水溪:第二階段認股全面啟動

全民來認股 守護濁水溪

全民來認股 手護濁水溪

2010年4月展開的「全民來認股‧搶救白海豚」信託行動,第一階段200公頃已告一段落,五萬人民的參與,為台灣的保育行動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因為,我們清楚地告訴台灣社會和政府,我們願意為保留這片台灣僅存、完整、大面積的泥灘濕地、每年長途跋涉而來的候鳥、棲息於上的招潮蟹、彈塗魚、 蝦猴等生命,美麗的海岸、夕陽,以及瀕臨絕種的白海豚而努力。我們成功超越了宗教、黨派、地域、國界、語言、種族、性別、年齡種種區隔,只因我們知道,唯 有自己願意投注的那份心力,才是真正有效的力量!

9月1日,我們將正式展開第二階段認股行動,目標面積為800公頃,每一股同樣是一平方公尺119元,目的要募集800萬股。

邀請您與我們一起保存台灣西岸僅存的完整泥質潮間帶生態系,更歡迎您「樓上揪樓下、阿母揪阿爸」,邀約三位朋友共同參與認股行動,攜手守護我們的土地及子孫的未來。

認股方式(請擇一進行即可)
● 線上認股:按此進入線上認股表格,填妥後送出即可。
● Email:請先下載認股意願書,填妥後email至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7626609@gmail.com
● 傳真:請先下載認股意願書,填妥後傳真至 04-7769516

詳情請查詢「全民來認股‧守護濁水溪」網站,或電彰化環盟 04-7764467

※ 外國朋友也可以認股囉!只要填寫護照號碼或所屬國家的ID即可。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黃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