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0.8.2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
「水‧評‧作」:2010環境新聞編採營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南方電子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南方電子報
苦勞網
推薦瀏覽
綠色陣線協會
千里步道
台灣土地倫理協會
21世紀議程協會
台灣生態學會
環境信託網站
自然生態攝影學會
勞工陣線
  中科三期將送大會 學者專家呼籲:要為健康把關


中科三期審查會議,眾人呼籲為人民健康把關

8月25日經過漫長的陳述與討論,中科三期第8次專案小組會議仍以有條件通過作為結論。后里民眾、環團對此結果無法認同。立法委員田秋堇即質疑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未列既存風險,無法守護民眾健康;而即將召開的197次環評大會,學者專家呼籲環評委員務為后里居民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面對學者專家的說明,環保署仍認為新開發案不需將既存風險納入報告。台大公衛所教授吳焜裕認為政府施政的目的:就是減少、降低民眾身家財產的風險。健康風險必須考慮整體的條件、因素,整體的風險。吳焜裕也說,現行的科學方法尚不足於了解既存風險與新增的風險交互作用後產生的影響;因此,應先尋求解決降低既存的健康風險之策略,之後再來談新開發案帶來額外、新增的健康風險是否為當地居民所能承受。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特稿】中科三期應說清楚的健康風險
健康風險評估官僚殺人
體檢「中科三期健康風險專家會議」
環評歷險記:從中科三期環評無效判決談起(一)
 

農村草根行:小農分化記(上)──彰化二林田調

作者:許博任(台灣大學城鄉所研究生);審稿:吳音寧

編按:本文為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舉辦之「夏耘草根調查系列文章」,由參與調查的「二林組」成員完成,本篇因篇幅較長,拆分成(上)、(下)閱讀,二林系列文章共有5篇。

一、坐高鐵也要去-召喚行動主體的契機
約莫2點,幾個皮膚黝黑,下身穿著深藍色或淺灰色西裝褲,上身穿著淺色短袖襯衫的農人,陸續走進農會推廣股,在我們身旁坐下。來到二林的第一場訪談,農會幫我們約了幾位目前還在種植釀酒葡萄的葡農,針對公賣局契作結束後葡農的種植與經營現況做訪談。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姿穎
氣候行動營人員在RBS位於蘇格蘭的總部紮營,圖片來自:Climate Camp。

氣候變遷的影響力越趨明顯,澇旱災頻率提高,洪患、乾旱頻釀災。四川土石流,造成26萬餘間房屋倒塌,四川全省共有7個市(州)受災嚴重。水資源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世界銀行副總裁伊斯邁爾.賽拉傑汀憂心忡忡地表示:「20世紀,我們為了搶奪石油打仗;21世紀,我們將為水而戰!」9月18、19日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環境新聞編採營,邀您來當水尖兵,當公民記者,為環境發聲,讓更多人能重視水資源的重要性。

六輕工安事故求償未爆彈已連續引爆,口湖鄉代表會25日發佈聲明,指當地是廠區落塵最可能的污染鄉鎮,六輕卻刻意避而不提,口湖向六輕下通牒,要求設空污監測站。而國光石化環評飽受爭議,環團26日召開揭開「虛幻之石化王國」真面目記者會,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指出,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0%,卻將糧食生產地區興建石化工業,將水資源、土地資源供應石化產品外銷。若能訓練白海豚轉彎,環團諷國光,乾脆教人民吃石化品

美國副總統拜登24日在《2009振興經濟法案──對就業和經濟影響報告》發表時致詞說,政府設定的目標以及該法案對於創新產業投資的1000億美金,經濟復甦法案將包含:推動電動車電池、再生能源、人類基因圖譜定序。為美國帶來了新的科技與產業,改變了美國的經濟。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墾丁白沙的海洋垃圾
氣候行動營人員在RBS位於蘇格蘭的總部紮營,圖片來自:Climate Camp。

作者:晁瑞光(台南社大專員)

身為高雄人,我對旗津、高雄港的髒亂感到習慣,從小到大,印象裡,那裡的海就是這樣。在台南做了近3年的海洋廢棄物監測,我對台南沙灘上的塑膠袋及保麗龍也很習慣,靠近都市的海邊很少是乾淨的。家鄉附近的海再怎麼髒我都能忍耐,因為我知道,至少還有墾丁白沙可以去,花2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放心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在清澈的海戲水,享受海天一色的美麗。

從17歲開始,幾乎每年我都會去白沙,有時甚至1年去兩三次,在恆春半島工作的2年半,休假時我常帶著沙灘椅、咖啡、一本書就到白沙看海看書,這10幾年來,白沙總給我最美的感受及回憶。 8月12日我滿懷期待再去,迎接我們的,卻是滿地的垃圾。精彩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潘佳修、詹嘉紋、蔡錫昌、鄭香君、葉人豪、藍郁華、陳姿穎‧網編:陳姿穎